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因袭
yīn xí

【拼音】:yīn xí

【注音】:一ㄣㄒ一ˊ

【词性】:动词。

【结构】:因(全包围结构)袭(上下结构)

【简体】:因袭

【繁体】:因襲

字义分解
因袭的解释
词语解释
因袭yīnxí。(1)效仿。指沿用过去的规章制度或方式方法。因袭[yīnxí]⒈效仿。指沿用过去的规章制度或方式方法。例法度无所因袭。——《汉书·刘歆传》因袭陈规。英follow;copy;carryonasbefore;continueinthesameoldrut;
基础解释
(动)沿用不变;模仿:~前人。
引证解释
⒈沿袭;前后相承。引《史记·龟策列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寒暑相因袭,时逝忽如頽。”⒉保守;守旧。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须知年龄尊卑,是乃父乃祖们的因袭思想,在新的时代是最大的阻碍物。”邹韬奋《经历》四九:“她认为这种因袭陈腐的思想是人们所应当注意纠正的。”
网络解释
因袭因袭是指: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出处《史记·龟策列传序》。
综合释义
沿袭;前后相承。《史记·龟策列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寒暑相因袭,时逝忽如頽。”保守;守旧。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须知年龄尊卑,是乃父乃祖们的因袭思想,在新的时代是最大的阻碍物。”邹韬奋《经历》四九:“她认为这种因袭陈腐的思想是人们所应当注意纠正的。”
汉语大词典
(1).沿袭;前后相承。《史记·龟策列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寒暑相因袭,时逝忽如颓。”(2).保守;守旧。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须知年龄尊卑,是乃父乃祖们的因袭思想,在新的时代是最大的阻碍物。”邹韬奋《经历》四九:“她认为这种因袭陈腐的思想是人们所应当注意纠正的。”
国语辞典
沿用旧例而不改变。《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文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也作「因仍」。因袭[yīnxí]⒈沿用旧例而不改变。也作「因仍」。引《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文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近相沿沿袭沿用反改革
辞典修订版
沿用旧例而不改变。《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文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也作「因仍」。 
辞典简编版
沿用,继续使用。 【造句】汉朝曹参继萧何为相,仍因袭黄老无为之治。
其他释义
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因袭守旧|因袭前人。
近反义词
因袭造句
1.难就难在农历的十二生肖中除了本无可赞的鼠外,狗属于可赞应颂却无一现成的赞颂词语可因袭的特殊动物。
2.他们被因袭主义的枷锁所束缚。
3.这与一个伊斯兰组织,印度人民阵线,的五名积极分子因袭此次袭击被逮捕。
4.只不过在因袭陈规的人家看来仍然不成体统,决非为弟子选择的良配。
5.直到最近,正规教育因袭的仍然是一套拒绝接受这种学习模式的陈规陋习。
6.在古文写作上强调文从字顺,反对因袭模仿。
7.哈佛在大学中间,鹤立鸡群。凭其伟大的传统、因袭声誉及其非凡的校友网,哈佛的潜力前所未有。
8.从整体来看,姜夔的诗歌作品既有对时代风气的因袭,更主要的则表现为超越。
9.已经被群体公认的并因袭的那些道德的与不道德的本性,各出自哪几种先天的素质?
10.柳宗元的悲怨文学,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上有其因袭性和创造性。
因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