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楚人弓
chǔ rén gōng

【拼音】:chǔ rén gōng

【注音】:ㄔㄨˇㄖㄣˊㄍㄨㄥ

【结构】:楚(上下结构)人(独体结构)弓(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楚人弓的解释
词语解释
《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基础解释
《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引证解释
⒈参见“楚弓楚得”。参见“楚弓楚得”。引《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楚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巖廊,君临宇县,相邠民於海内,混楚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洩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楚弓得失何劳问。”
网络解释
楚人弓楚人弓出自《孔子家语·好生》,注音chǔréngōng。
综合释义
《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楚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巖廊,君临宇县,相邠民於海内,混楚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洩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楚弓得失何劳问。”参见“楚弓楚得”。
网友释义
林小榆,讲师,暨南大学第九届“十佳授课教师”,暨南大学第三届本科课程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汉语大词典
《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楚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绯衣缘底罪,君还紫诰有何功。”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岩廊,君临宇县,相邠民于海内,混楚弓于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泄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楚弓得失何劳问。”参见“楚弓楚得”。
其他释义
1.《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楚人弓造句
1.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姜夔
楚人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