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韬晦奇才
tāo huì qí cái

【拼音】:tāo huì qí cái

【注音】:ㄊㄠㄏㄨㄟˋㄑ一ˊㄘㄞˊ

【繁体】:韜晦奇才

字义分解
韬晦奇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韬晦奇才'科。
基础解释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韬晦奇才/'科。
引证解释
⒈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引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朱放》:“贞元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傅璇琮校笺引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朱放。”
综合释义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朱放》:“贞元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傅璇琮校笺引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朱放。”
其他释义
1.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韬晦奇才'科。
韬晦奇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