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支言
zhī yán

【拼音】:zhī yán

【注音】:ㄓ一ㄢˊ

【结构】:支(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支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支辞。支言[zhīyán]⒈犹支辞。
基础解释
犹支辞。
引证解释
⒈犹支辞。参见“支辞”。引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孔子既没而道裂,小儒抑为支言稗説以乱之。”
网络解释
支言支言,拼音是zhīyá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支辞。
综合释义
犹支辞。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孔子既没而道裂,小儒抑为支言稗説以乱之。”参见“支辞”。
汉语大词典
犹支辞。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孔子既没而道裂,小儒抑为支言稗说以乱之。”参见“支辞”。《汉语大词典》:支辞(支辞)  拼音:zhīcí亦作“支词”。(1).强为之辞。宋戴埴《鼠璞·诗书篇名》:“惟《雨无正》、《酌》、《赉》于诗无所取,毛氏强为之辞,曰‘雨自上下’,曰‘赉,予也’,曰‘酌先祖之道,中心不安’。虽支辞强辩,与诗绝不类。”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圣谕门工》:“﹝嘉靖帝﹞急欲先立奉天门楼。时长工部者为赵文华,惶窘无计,支词以对。”(2).芜蔓虚饰之辞。明归有光《赠菩提寺坤上人序》:“虽数万言,不过一二要言而已,而支辞漫说,若此之富。”刘师培《文说·记事》:“甚至加虚鍊饰,博采谀言,喻过其体,词没其义……汉兵败绩,睢水为之不流;赤眉纳降,积甲高于熊耳;董生乘马,不知牡牝;翟公之门,可张雀罗:事资虚饰,是曰支词。”
其他释义
1.犹支辞。
支言造句
1.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2.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捻髭呕血、笔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3.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捻髭呕血、笔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支言造句】
支言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