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众生
zhòng shēng

【拼音】:zhòng shēng

【注音】:ㄓㄨㄥˋㄕㄥ

【词性】:名词。

【结构】:众(上下结构)生(独体结构)

【简体】:众生

【繁体】:眾生

字义分解
众生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众生zhòngshēng。(1)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2)〈方〉畜生。众生[zhòngshēng]⒈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例芸芸众生。英alllivingcreatures;⒉〈方〉:畜生。英domesticanimal;
引证解释
⒈泛指人和一切动物。引《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孙希旦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明王錂《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
网络解释
众生(汉语词语)众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ongsheng,是儒家用语,泛指一切生物。出自《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综合释义
泛指人和一切动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孙希旦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明王錂《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
网友释义
众生,儒家用语。《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汉语大词典
1.泛指人和一切动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孙希旦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明王錂《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2.百姓,世人。《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起义前夕》:“清朝官吏,腐化不堪,非扫除净尽,无以安众生。”冰心《寄小读者》二四:“一舟是一世界,双手轮转着顷刻间人们的生死,操纵着众生的欢笑与悲号。”3.指人以外的各种动物。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序:“既不食众生,无复杀害障。”《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引《景德传灯录·法真禅师》:“庵侧有一龟,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众生为甚骨裹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吾每见屠宰……思彼众生,其痛苦恐怖,亦必如我,故不能下咽耳。”4.詈词。犹言畜牲。《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你这个堕业的众生,到明日不知作多少罪业。”《海上花列传》第二十回:“短命众生,敲杀俚。”参见“众生好度人难度”。5.佛教语。梵文萨埵Sattva的汉译词,一译“有情”。有多义:(1)众人共生于世。《妙法莲华经文句·释方便品》引《中阿含十二》:“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2)由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大乘义章·十六神我义》:“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法鼓经》卷上:“皮、木及桴,此三法和合,是名为鼓。佛如迦叶,如是和合施设,名为众生。”(3)经众多之生死。《大乘义章·十不善业义》:“多生相续,名曰众生。”《般若灯论·观业品》:“何故名众生?谓有情者数数生故。”
国语辞典
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众生[zhòngshēng]⒈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引《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⒉人以外的动物。引《水浒传·第三〇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⒊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也作「有情」、「有识」。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
辞典修订版
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人以外的动物。《水浒传.第三零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佛教用语。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也作「有情」、「有识」。
辞典简编版
佛教上指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物。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各种生命体。今泛指有生命的物体。 【造句】芸芸众生
其他释义
①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普通人:普度众生|芸芸众生。②詈词。犹言畜生:短命众生,敲打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众生造句
1.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人与我相同。
2.这正是华尔街精英和芸芸众生的另一大区别。
3.真爱是上帝单独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
4.芸芸众生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你千万不要和大众作对。
5.芸芸众生都是希望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
6.以我的见识,一个人快死了自己有感觉,阴间的众生也会有感觉,这时候最好念佛菩萨的名号,最好不要叫喊别人,因为很多不好的鬼神夜叉都可以变化成去世人的模样。
7.口口声声问苍天:芸芸众生苦,不见佛来是为何?
8.芸芸众生中总归有那么几个死特别优秀的千古奇才。
9.大师的这些话给芸芸众生都带来了很深刻的想法。
10.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众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