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知止
zhī zhǐ

【拼音】:zhī zhǐ

【注音】:ㄓㄓˇ

【结构】:知(左右结构)止(独体结构)

【简体】:知止

【繁体】:知止

字义分解
知止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知止[zhīzhǐ]⒈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基础解释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引证解释
⒈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引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宋程颐《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⒉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参见“知止不殆”。引《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靖﹞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諭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清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适志在无营。”
网络解释
知止(汉语词汇)知止是汉语词语,读音zhīzhǐ,意思是指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出自《礼记·大学》。
综合释义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靖﹞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諭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清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适志在无营。”参见“知止不殆”。
网友释义
知止是汉语词语,出自《礼记·大学》,释义是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汉语大词典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宋程颐《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靖﹞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谕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清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适志在无营。”参见“知止不殆”。
国语辞典
适可而止,不作无限的要求。知止[zhīzhǐ]⒈适可而止,不作无限的要求。引《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游记·东游记·第四回》:「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⒉知其所应止之处。引《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宋·朱熹〈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辞典修订版
适可而止,不作无限的要求。《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游记.东游记.第四回》:「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知其所应止之处。《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宋.朱熹〈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其他释义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知止造句
1.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2.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4.“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
5.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
6.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