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毙
zì bì

【拼音】:zì bì

【注音】:ㄗˋㄅ一ˋ

【结构】:自(独体结构)毙(上下结构)

【简体】:自毙

【繁体】:自斃

字义分解
自毙的解释
词语解释
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犹自杀。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自毙[zìbì]⒈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⒉犹自杀。⒊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引证解释
⒈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引《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杜预注:“毙,踣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余笑云:‘作法自毙矣。’亦引二觥。”⒉犹自杀。引明唐顺之《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公慷慨,好振人之急,有同官移用库银数百两,时宦瑾法酷,度不能还,欲自毙,公为卖产完之。”⒊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引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内官监例有供给米盐,待其自毙,以防洩漏大内之事,法至善也。”
网络解释
自毙1.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
综合释义
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杜预注:“毙,踣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余笑云:‘作法自毙矣。’亦引二觥。”犹自杀。明唐顺之《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公慷慨,好振人之急,有同官移用库银数百两,时宦瑾法酷,度不能还,欲自毙,公为卖产完之。”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内官监例有供给米盐,待其自毙,以防洩漏大内之事,法至善也。”自毙[zìbì]自趋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网友释义
zìbì1.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2.犹自杀。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4.自杀
汉语大词典
(1).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杜预注:“毙,踣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余笑云:‘作法自毙矣。’亦引二觥。”(2).犹自杀。明唐顺之《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公慷慨,好振人之急,有同官移用库银数百两,时宦瑾法酷,度不能还,欲自毙,公为卖产完之。”(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内官监例有供给米盐,待其自毙,以防泄漏大内之事,法至善也。”
国语辞典
自趋灭亡。自毙[zìbì]⒈自趋灭亡。引《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辞典修订版
自趋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其他释义
1.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2.犹自杀。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自毙造句
1.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商鞅被秦王杀死了,真是作法自毙
2.那些掩耳盗铃,贪赃枉法的官员,迟早会作法自毙的。
3.这件事他是作法自毙,怨天尤人有何用?
4.念你还算好汉,我可以不杀你,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也好自为之!
5.那不如你束手自毙好了,我让你想怎么死就怎么死,更大方。
6.方山一生玩弄娱蚣,死后尸身反为娱蚣所噬,死无全尸,真可谓作法自毙了。
7.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8.刘备面色平静,毫无恚色,朗声以‘左传’答之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9.哼,多行不义必自毙,还能是怎么回事?当然是报应呗!我看呐,一定是那孙子恶事做多了,受了圣罚!
10.这个害人精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天公地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自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