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闲
zì xián

【拼音】:zì xián

【注音】:ㄗˋㄒ一ㄢˊ

【结构】:自(独体结构)闲(半包围结构)

【繁体】:自閒

字义分解
自闲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自闲'。悠闲自得。2.谓自设防范。
基础解释
亦作/'自闲/'。悠闲自得。谓自设防范。
引证解释
⒈亦作“自閒”。悠闲自得。引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宋苏辙《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明高攀龙《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⒉谓自设防范。见“自闲”。引《新唐书·李夷简传》:“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网络解释
自闲自闲,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自闲”,
释义
1、意思是悠闲自得。2、谓自设防范。
综合释义
亦作“自閒”。悠闲自得。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宋苏辙《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明高攀龙《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见“自闲”。
网友释义
自闲,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自闲”,拼音:zìxián释义:1、意思是悠闲自得。2、谓自设防范。
汉语大词典
(1).亦作“自閒”。悠闲自得。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宋苏辙《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明高攀龙《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其他释义
1.亦作'自闲'。悠闲自得。2.谓自设防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自闲造句
1.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纳兰容若 
2.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纳兰容若 
3.围聚在小广场上的村民三五成堆,各自闲聊着,不过话里话外都离不开剑宗,使者,挑选这些字眼,显然是对于自家的孩子能否通过挑选很是担忧。
4.又是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放纸鸢。婀娜柳树吐新枝,鲜嫩群花争芳艳。祭祖踏青两相便,清明时节心自闲。阳光明媚舞蹁跹,烦恼哀愁散如烟。偶有雨丝落凡间,洗去繁琐润心田。一声问候。
5.又是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放纸鸢。婀娜柳树吐新枝,鲜嫩群花争芳艳。祭祖踏青两相便,清明时节心自闲。阳光明媚舞蹁跹,烦恼哀愁散如烟。偶有雨丝落凡间,洗去繁琐润心田。一声问候轻淡淡,一缕思念情牵牵。保重身体万事安,便是朋友祝福愿。
6.马、向、汪三位太医也没有什么话题,只是各自闲坐在那里,翻阅着一些无聊的脉案和书籍;潭林立在门口,望着宫门口进进出出的太监和宫女。
7.他,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自闲散独步于这天地。
8.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 
9.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10.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 
自闲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