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谓只听一方面的诉词即可判决狱讼。形容听狱者能取信于人,人不敢欺。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泛指以简短语言断定是非。片言折狱[piànyánzhéyù]⒈谓只听一方面的诉词即可判决狱讼。形容听狱者能取信于人,人不敢欺。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泛指以简短语言断定是非。
引证解释
⒈后用为称颂官吏贤明之词。引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刘宝楠正义:“言人既信子路,自不敢欺。故虽片言必是直理,即可令依此断狱也。”一说,只须简短数语即可了决狱讼。朱熹集注:“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唐李华《唐赠太子太师崔公神道碑》:“古之廷评,伏念惟刑。我闻德声,继佐葭萌;安道和俗,化行三蜀;波汾之曲,片言折狱。”元王举之《折桂令·送友赴都》曲:“万法依公,片言折狱。”清胡承谱《隻麈谭·清泉鬼告状》:“片言折狱,长于吏治。”⒉泛指以简短语言断定是非。引明卓人月《答詹曰至书》:“所諭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片言折狱。”
综合释义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所谕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明·卓人月《答詹曰至书》片言折狱[piànyánzhéyù]片言折狱[piànyánzhéyù]凭一句话就能断定讼狱。语本《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
网友释义
piànyánzhéyù,形容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汉语大词典
(1).谓只听一方面的诉词即可判决狱讼。形容听狱者能取信于人,人不敢欺。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刘宝楠正义:“言人既信子路,自不敢欺。故虽片言必是直理,即可令依此断狱也。”一说,只须简短数语即可了决狱讼。朱熹集注:“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后用为称颂官吏贤明之词。唐李华《唐赠太子太师崔公神道碑》:“古之廷评,伏念惟刑。我闻德声,继佐葭萌;安道和俗,化行三蜀;波汾之曲,片言折狱。”元王举之《折桂令·送友赴都》曲:“万法依公,片言折狱。”清胡承谱《只麈谭·清泉鬼告状》:“片言折狱,长于吏治。”(2).泛指以简短语言断定是非。明卓人月《答詹曰至书》:“所谕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片言折狱。”
国语辞典
凭一句话就能断定讼狱。片言折狱[piànyánzhéyù]⒈凭一句话就能断定讼狱。引语本《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成语解释片言折狱
辞典修订版
凭一句话就能断定讼狱。语本《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凭一句话就能断定讼狱。语本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
其他释义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