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官样文章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拼音】:guān yàng wén zhāng

【注音】:ㄍㄨㄢ一ㄤˋㄨㄣˊㄓㄤ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官样文章

【繁体】:官樣文章

字义分解
官样文章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官样文章guānyàngwénzhāng。(1)指只讲形式并无内容的照例敷衍的虚文。官样文章[guānyàngwénzhāng]⒈指只讲形式并无内容的照例敷衍的虚文。例这种官样文章,一点内容都没有,叫人看了就头疼。英sth.donesuperficiallyasamereformality;gobbledygook;officialesetalk;high-soundingverbiage;redtape;
基础解释
本指堂皇典雅的进呈文章。后转指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现多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例行公事,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引证解释
⒈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引明沉鲸《双珠记·风鉴通神》:“官样文章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臚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靂。”⒉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引清郝懿行《晋宋书故·宋书本纪》:“本纪中云策封宋公加九锡,今按其文全袭潘元茂册魏公文,官样文章,古来皆有本头,不独王莽学《大誥》矣。”⒊泛指徒具形式,内容空虚,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或言论措施。引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训政’多年,毫无结果。物极必反,宪政为先。然而言论不自由,党禁未开放,一切犹是反宪政之行为。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谢觉哉《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计划常常停在纸上,搞久了,成为官样文章,谁也不注意。”
释义
比喻内容空洞的活动或空话。
综合释义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但此辈有运动而无文学,则亦殊令出版者为难,盖~究不能令人自动购读也。◎《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
网友释义
官样文章,汉语词汇。拼音:guānyàngwénzhāng释义:比喻内容空洞的活动或空话。
汉语大词典
(1).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明沈鲸《双珠记·风鉴通神》:“官样文章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2).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清郝懿行《晋宋书故·宋书本纪》:“本纪中云策封宋公加九锡,今按其文全袭潘元茂册魏公文,官样文章,古来皆有本头,不独王莽学《大诰》矣。”(3).泛指徒具形式,内容空虚,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或言论措施。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训政’多年,毫无结果。物极必反,宪政为先。然而言论不自由,党禁未开放,一切犹是反宪政之行为。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谢觉哉《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计划常常停在纸上,搞久了,成为官样文章,谁也不注意。”
国语辞典
原指进呈皇帝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实际的文章、空话。官样文章[guānyàngwénzhāng]⒈原指进呈皇帝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实际的文章、空话。引《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这日因为就要上任,前来禀辞,乃是官样文章,不必细述。」近例行公事成语解释官样文章
辞典修订版
原指进呈皇帝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实际的文章、空话。《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这日因为就要上任,前来禀辞,乃是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辞典简编版
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文、公事,或空洞不切实际的文章、空话。 【造句】这些官样文章,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无效用。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进呈皇帝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实际的文章、空话。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这日因为就要上任,前来禀辞,乃是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其他释义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过年之时;另有一番忙碌。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近反义词
官样文章造句
1.这些话题就像是官样文章里俗套的排比句一样,俗上加俗。
2.但康无双是文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3.既要使用殖民者强迫使用的语言作为表现的媒介,又要坚持存在骨血之中的民族的立场,作家们除了不得不虚与委蛇,写些官样文章,一个重要的文学策略就是将叙述的焦点转移到民间的民族的生活。
4.这件事情对陈道之的触动也很大,因为他就是个喜欢做官样文章的人。
5.大人但放宽心,此乃我本人前来,只因周卜成冒犯虎威,案情难恕,虽是武后本旨讯办,也不过是官样文章,掩人耳目。
6.海子把文学创作的体会搬到官样文章之中,还惦记着要语出惊人,辞藻华丽,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7.徐鸿章来到益北县,徐向东组织了四套班子联席会,随后是主要领导的接风宴,官样文章全都做到位,只差脑门上写起徐鸿章是我徐向东的人。
8.可某些大人们却还在掩耳盗铃,只是一味的抛出那一套早已用烂了的官样文章
9.这官样文章我还不懂?妈的,我真成了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了!他把一肚子怨气摁住了,堆出一脸笑纹“放心,我会照办。
10.为加快性电厂的建设,鼓励私人投资,政府想减少官样文章,虽然环保主义者警告说…
官样文章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