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散涣
sàn huàn

【拼音】:sàn huàn

【注音】:ㄙㄢˋㄏㄨㄢˋ

【结构】:散(左右结构)涣(左右结构)

【繁体】:散渙

字义分解
散涣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水四散而流。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分布。散涣[sànhuàn]⒈形容水四散而流。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分布。
引证解释
⒈形容水四散而流。引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唐柳宗元《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⒉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引明李东阳《改建忻庙学记》:“虽严驱力禁,强而使之学,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⒊分布。引汉王褒《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网络解释
散涣散涣,sànhuàn,意为水四散而流等。
综合释义
形容水四散而流。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唐柳宗元《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明李东阳《改建忻庙学记》:“虽严驱力禁,强而使之学,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分布。汉王褒《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网友释义
邵集行政村位于仙踪北面,属原河刘镇,与再安、岗湖两行政村相连,属于半山半圩,易旱易涝,全村70多党员,7个党小组,24名党员议事会代表,45名村民代表,10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700人,3330亩耕地亩,水泥路7公里左右,砂石路各村相遇一所全日制学校,新办一所正规化医疗室,2名医务人员,全村以一油一稻为主,主要劳力以外出务工,全村团结、稳定、勤劳朴实。
汉语大词典
(1).形容水四散而流。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唐柳宗元《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2).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明李东阳《改建忻庙学记》:“虽严驱力禁,强而使之学,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3).分布。汉王褒《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其他释义
1.形容水四散而流。2.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3.分布。
散涣造句
1.被许耽与樊陵一搅闹,德政殿内的浩然正气散涣一片,袁绍不甘心大势就此散去,喝道:“与太平道结交自然不为过,可与太平道阴谋造反还不足杀吗?”。
散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