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行赂
xíng lù

【拼音】:xíng lù

【注音】:ㄒ一ㄥˊㄌㄨˋ

【结构】:行(左右结构)赂(左右结构)

【繁体】:行賂

字义分解
行赂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行贿。行赂[xínglù]⒈犹行贿。
引证解释
⒈犹行贿。参见“行贿”。引《国语·鲁语上》:“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汉徐干《中论·谴交》:“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託,规图仕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明府为州所枉,不思奋命,而欲行赂,以秽清政,是有君无臣也。”
网络解释
行赂行赂,是汉语词汇,读音为xínglù,释义是行贿。
综合释义
犹行贿。《国语·鲁语上》:“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汉徐干《中论·谴交》:“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託,规图仕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明府为州所枉,不思奋命,而欲行赂,以秽清政,是有君无臣也。”参见“行贿”。
网友释义
【词目】行赂【示例】《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华督遂遣使往郑报丧,且迎公子冯。一面将宋国宝库中重器行赂各国,告明立冯之故。”犹行贿。《国语·鲁语上》:“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汉徐干《中论·谴交》:“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明府为州所枉,不思奋命,而欲行赂,以秽清政,是有君无臣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臣请以纪侯之甗及玉磬行赂于晋,而请与晋平;鲁、卫二国,则以侵地还之。”参见“行贿”。
汉语大词典
犹行贿。《国语·鲁语上》:“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汉徐干《中论·谴交》:“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明府为州所枉,不思奋命,而欲行赂,以秽清政,是有君无臣也。”参见“行贿”。
其他释义
1.犹行贿。
行赂造句
1.不防秃坚亦暗中行赂,买嘱禄余,教他背叛元廷,禄余贪利如命,竟归附秃坚,率蛮兵千人,拒乌撒、顺元界,立关固守。
2.行赂的人人都是垂钓者,受贿的个个死在钓鱼钩。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00556/造句网
3.行赂的人人都是垂钓者,受贿的个个死在钓鱼钩。(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00556/)
4.行赂的人人都是垂钓者,受贿的个个死在钓鱼钩。[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00556/]
行赂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