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褒贬与夺
bāo biǎn yǔ duó

【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注音】:ㄅㄠㄅ一ㄢˇㄩˇㄉㄨㄛˊ

【词性】:成语。

【简体】:褒贬与夺

【繁体】:褒貶與奪

字义分解
褒贬与夺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⒈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综合释义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褒贬与夺[bāobiǎnyǔduó]对人、对事的赞扬或贬抑,给予或不予。《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若使修着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
网友释义
褒贬与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给予或夺。
国语辞典
对人、对事的赞扬或贬抑,给予或不予。褒贬与夺[bāobiǎnyǔduó]⒈对人、对事的赞扬或贬抑,给予或不予。引《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成语解释褒贬与夺
辞典修订版
对人、对事的赞扬或贬抑,给予或不予。《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若使修着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对人、对事的赞扬或贬抑,给予或不予。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若使修着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褒贬与夺造句
1.大概他自己也从没想过要和苏轼混为一谈,更无褒贬与夺之意。
2.诚如施明德说,陈水扁虽仍在位,但不待盖棺,其历史地位已定,李之于扁褒贬与夺,确然不失准格。(查字典www.chazidian.com褒贬与夺造句)
3.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
褒贬与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