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尾生[wěishēng]⒈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
引证解释
⒈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引《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賁,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陈去病《惜别词》之四:“狂笑重来弔尾生,哀君持信太分明。”
网络解释
尾生尾生,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尾生的男子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汉语大词典
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蹠》:“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陈去病《惜别词》之四:“狂笑重来吊尾生,哀君持信太分明。”
国语辞典
人名。生卒年不详,传说中古代的守信之士,和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尾生[wěishēng]⒈人名。生卒年不详,传说中古代的守信之士,和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英语WeiSheng(legendarycharacterwhowaitedforhisloveunderabridgeuntilhewasdrownedinthesurgingwaters),sbwhokeepstotheirwordnomatterwhat
其他释义
1.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