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人琴俱亡
rén qín jù wáng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注音】:ㄖㄣˊㄑ一ㄣˊㄐㄨˋㄨㄤˊ

【词性】:成语。

【简体】:人琴俱亡

【繁体】:人琴俱亡

字义分解
人琴俱亡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人琴俱亡[rénqínjùwáng]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
基础解释
人死了,琴声也消失了。指看到死者遗物,睹物思人,引起对死者的痛悼之情。也作“人琴两亡”。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人琴”。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牀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絶良久,月餘亦卒。”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尝抱人琴俱亡之惧,逢人即詔之学韵。”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柔石的遇害,已经有一年余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清王鹏运《彊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闃然。”唐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重题》诗:“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词:“细思二十年前事,叹人琴,已矣俱亡。”郁达夫《题诸真长<病起楼图>》诗之二:“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
网友释义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汉语大词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馀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尝抱人琴俱亡之惧,逢人即诏之学韵。”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柔石的遇害,已经有一年余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亦作“人琴两亡”。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亦作“人琴俱逝”。清王鹏运《彊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阒然。”亦省作“人琴”。唐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重题》诗:“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词:“细思二十年前事,叹人琴,已矣俱亡。”郁达夫《题诸真长〈病起楼图〉》诗之二:“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
国语辞典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邨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人琴俱亡[rénqínjùwáng]⒈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邨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英语personandlutehavebothvanished(idiom)​,deathofaclosefriend成语解释人琴俱亡
辞典修订版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零.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强邨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强邨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亦作人琴俱杳。
其他解释
谓人死琴亦不堪弹示后死者哀悼之深也。《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牀,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困顿绝,月余亦卒。』。」
其他释义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典故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近反义词
人琴俱亡造句
1.桑心欲绝,肝肠寸断,人琴俱亡,我此刻心情。
2.大哥,我对不起你呀!我真不该偷懒打盹啊!你对我情深意重如池塘春草,而我却如此不小心,以至人琴俱亡,我不是人啦!
3.一串串的忧伤滑过,跌宕在欲言又止的哽咽里,谁说过人琴俱亡
4.沉心反思韩寒十年来的轨迹和蜕变,人琴俱亡
5.“我”内心那凄美的孤寂。人琴俱亡
6.人琴俱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年老后,儿子王徽之随父从乌衣巷移居浙江会嵇,王献之留在了南京。
7.雪尘如花生自我底脚下。想此时荼蘼落尽的阳台上可有谁迟眠惊梦,对影叹息说他年陌上花开也许有只红鹤翩跹来访人琴俱亡的故里……周梦蝶。
8.每次看到他的遗物,都有人琴俱亡之感。
9.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
人琴俱亡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