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有名无实yǒumíng-wúshí。(1)只具空名,并无实际。有名无实[yǒumíngwúshí]⒈只具空名,并无实际。英existinnamebutnotinreality;bemerelynominal;
基础解释
空有虚名,没有实际的。[反]名副其实。
引证解释
⒈亦作“有名亡实”。谓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语本《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引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汉书·循吏传·黄霸》:“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羣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并行伪貌,有名亡实。”《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及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復袭亡秦之轨矣。”吕向注:“有名无实,谓有王侯之名,实无其国矣。”宋王禹偁《海棠木瓜二绝句》序:“木不能言,戏为赠答,岂惟自适,亦取讽于有名无实者矣。”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如果真正佳人,何妨重价,第恐有名无实耳。”
释义
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综合释义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网友释义
有名无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出自《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汉语大词典
亦作“有名亡实”。谓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语本《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汉书·循吏传·黄霸》:“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并行伪貌,有名亡实。”《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及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吕向注:“有名无实,谓有王侯之名,实无其国矣。”宋王禹偁《海棠木瓜二绝句》序:“木不能言,戏为赠答,岂惟自适,亦取讽于有名无实者矣。”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如果真正佳人,何妨重价,第恐有名无实耳。”
国语辞典
语本《国语.晋语八》:「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做官是你晓得的,那有余钱做这样有名无实的事业?」也作「有名亡实」。有名无实[yǒumíngwúshí]⒈语本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也作「有名亡实」。引《国语·晋语八》:「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做官是你晓得的,那有余钱做这样有名无实的事业?」近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徒负虚名反名不虚传名副其实成语解释有名无实
辞典简编版
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语本《国语.晋语八》。 【造句】战乱使他们从此分离两地,成了有名无实的夫妻。
成语词典版
01.《喻世明言.卷一零.滕大尹鬼断家私》:「讨这花枝般的女儿,自家也得精神对付他,终不然担误他在那里,有名无实?」02.《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感承娘子美意不允,拜堂成亲。虽有三年之外,却是有名无实。并不敢污损了娘子玉体。」03.《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我如今只得再央龙香姐拿件信物送他,写封实心实意的话,求他定下个佳期,省得此往彼来,有名无实,白白地想杀了我!」04.《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分明是有名无实的,却塞得住这小厮的嘴。」05.《红楼梦.第八一回》:「目今只求叫他读书讲书作文章。倘或不听教训,还求太爷认真的管教管教他,才不至有名无实的白耽误了他的一世。」06.《孽海花.第一三回》:「况且名士虚声,有名无实的多哩!」u001a
其他释义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典故
出处《国语,晋语八》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您已经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您表示祝贺呢?”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出处
《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