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非道
fēi dào

【拼音】:fēi dào

【注音】:ㄈㄟㄉㄠˋ

【结构】:非(独体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非道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2.不恰当﹔不适宜。3.非常事故﹐变故。非道[fēidào]⒈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⒉不恰当;不适宜。⒊非常事故,变故。
基础解释
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不恰当﹔不适宜。非常事故﹐变故。
引证解释
⒈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引《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孔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宋储泳《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⒉不恰当;不适宜。引《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⒊非常事故,变故。引《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唐戴孚《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网络解释
非道笔名:非道(许多读者会喜欢叫phindol)
综合释义
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孔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宋储泳《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唐戴孚《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汉语大词典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孔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宋储泳《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溺于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唐戴孚《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非道造句
1.这个人口是心非,道貌岸然,所以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2.我要经常寻找理由来赞美别人,绝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
3.若非道友重创那法器,这榜单没了这夺来的阴骘文,只怕也成就不了阴神榜,造化玄奇啊!道友与阴神榜有此因果,又何必再争!
4.周颠人如其名,是个疯疯癫癫、蓬头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
5.若夫阴阳调和,风雨适时,五谷丰熟,盗贼衰息,人举廉让,家行道德之功,命禄贵美,术数所致,非道德之所成也。
6.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
7.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恶又不报善。因为它不是根据正义而是根据力量。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般说来,在世俗事务上它总是替为非作歹者撑腰。茨威格 
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9.是乃人人必须遵守,必须經由之大道路,是故,道者不可须臾离也,离者非道也。
10.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非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