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丹凤诏
dān fèng zhào

【拼音】:dān fèng zhào

【注音】:ㄉㄢㄈㄥˋㄓㄠˋ

【结构】:丹(独体结构)凤(半包围结构)诏(左右结构)

【繁体】:丹鳳詔

字义分解
丹凤诏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丹凤诏[dānfèngzhào]⒈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引证解释
⒈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詔”泛称帝王诏书。引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闕未承丹凤詔,开门空对楚人家。”五代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丹凤詔成中使取,白龙香近圣君来。”清蒋士铨《桂林霜·出抚》:“天上一封丹凤詔,门前三丈碧油幢。”
网络解释
丹凤诏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阙未承丹凤诏,开门空对楚人家。”五代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丹凤诏成中使取,白龙香近圣君来。”清蒋士铨《桂林霜·出抚》:“天上一封丹凤诏,门前三丈碧油幢。”,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综合释义
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詔”泛称帝王诏书。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闕未承丹凤詔,开门空对楚人家。”五代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丹凤詔成中使取,白龙香近圣君来。”清蒋士铨《桂林霜·出抚》:“天上一封丹凤詔,门前三丈碧油幢。”丹凤诏[dānfèngzhào]
汉语大词典
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望阙未承丹凤诏,开门空对楚人家。”五代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丹凤诏成中使取,白龙香近圣君来。”清蒋士铨《桂林霜·出抚》:“天上一封丹凤诏,门前三丈碧油幢。”
其他释义
1.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丹凤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