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夜不收
yè bù

【拼音】:yè bù

【注音】:一ㄝˋㄅㄨˋㄕㄡ

【结构】:夜(上下结构)不(独体结构)收(左右结构)

【简体】:夜不收

【繁体】:夜不收

字义分解
夜不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夜不收[yèbùshōu]⒈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
引证解释
⒈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引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打探去了。”《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九》:“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西游记》第七十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清李玉《牛头山》第六折:“[外探子上]‘打探军情事,名为夜不收。’”
网络解释
夜不收明代辽东边防守军中的哨探或间谍的特有称谓。明朝建后鉴于辽东为燕京左臂,三面濒夷不设府县,专以都司领卫所,先后设立辽东都司和奴尔干都司。其中辽东都司的辖境东起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达开原,相当于现在辽宁省西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奴尔干都司的辖境西起斡难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其中所属斡难河以东、嫩江以西、西拉木伦河以北、黑龙江上游两岸地区建立的卫所,主要管理鞑靼蒙古人嫩江以东辽河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两岸、松花江、乌苏里江等的卫所,主要管理女真人的卫所。
汉语大词典
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打探去了。”《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九》:“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西游记》第七十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清李玉《牛头山》第六折:“[外探子上]‘打探军情事,名为夜不收。’”
国语辞典
军队中的探子。因彻夜在外侦测消息,故称为「夜不收」。夜不收[yèbùshōu]⒈军队中的探子。因彻夜在外侦测消息,故称为「夜不收」。引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前打探去了,著他一见输赢,便来飞报。」《西游记·第七〇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往来要行五十余日。」
辞典修订版
军队中的探子。因彻夜在外侦测消息,故称为「夜不收」。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前打探去了,着他一见输赢,便来飞报。」《西游记.第七零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往来要行五十余日。」
其他释义
1.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
夜不收造句
1.周云义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十四岁时就跟着父辈们吃兵粮杀鞑子,当了夜不收后,前后出关巡哨不下百次,对边外鞑子部落的内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2.夜不收荤豆花白嫩嫩的豆花儿,绿绿的香菜葱葱儿,红红的小辣椒儿,青青的泡青菜儿。
3.“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石家锦帐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4.石家锦帐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5.石家锦帐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356453/)
6.周云义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十四岁时就跟着父辈们吃兵粮杀鞑子,当了夜不收后,前后出关巡哨不下百次,对边外鞑子部落的内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夜不收造句)
7.夜不收荤豆花白嫩嫩的豆花儿,绿绿的香菜葱葱儿,红红的小辣椒儿,青青的泡青菜儿。【https://www.chazidian.com/zj-356453/查字典造句网】
夜不收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