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发地
fā dì

【拼音】:fā dì

【注音】:ㄈㄚㄉ一ˋ

【结构】:发(独体结构)地(左右结构)

【繁体】:發地

字义分解
发地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2.谓地表土壤疏松。发地[fādì]⒈拔地而起;起自地面。⒉谓地表土壤疏松。
基础解释
拔地而起;起自地面。谓地表土壤疏松。
引证解释
⒈拔地而起;起自地面。引南朝梁沉约《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⒉谓地表土壤疏松。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网络解释
发地解释
综合释义
拔地而起;起自地面。南朝梁沉约《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谓地表土壤疏松。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拔地而起;起自地面。南朝梁沉约《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谓地表土壤疏松。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网友释义
fādìㄈㄚㄉㄧˋ发地(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南朝梁沉约《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2).谓地表土壤疏松。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汉语大词典
(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南朝梁沈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发地龙盘,干霄凤峙。”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2).谓地表土壤疏松。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诸山皆发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攒倚。”
发地造句
1.当日,玉佛寺的僧职员工还参加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哀悼仪式,并现场自发地为灾区捐款。
2.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并选定了自己的工作愿望,就会自发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如果一个人一生当中没有任何目标,那他最终就会迷失自己。
3.云南锡业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职业性肺癌高发地区,其主要危险因素间存在较强的共线关系。
4.地痞们忍着痛,慌手慌脚合力将瘦个子、黄毛小子、很很矮个子地痞、红头发地痞一一拖出去,然后匆匆忙忙地逃走。
5.麦斯威尔闭气收声,不再评论矮人俗气之类,三人一言不发地置身于这又祖庙宝库中,不知怎么,对于这些俯拾即是的财富,没有表现出丝毫狂热。
6.暮霭四合,如遇街头巷尾突发琐事,一阵木拖鞋沸腾之声夹着嘈杂声,从门前轰然而过,滚向事发地点。
7.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而山石草木是这样毫发无伤。只是曾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雨中越发地清瘦单薄。青梅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再来。
8.你的一笑,鬼都尖叫;你一快乐,和尚敷面膜;你的一嚎,人人抓狂;你的一哭,老鼠服毒;你的一闹,引发地震海啸;愚人节再不安抚你,后果将不堪想象!
9.事发地街对面就是新惠门酒店,值班的保安曲建波、桂涛、孟照来听到求救声,同时看到一个黑影向二环路方向跑去,后面是一个歇斯底里呼喊的女子。
10.老骆和大批民警赶到事发地忻府区合索乡作头村才得知,面对的是一起恶性案件。
发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