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飞蛾投火fēi’é-tóuhuǒ。(1)飞蛾扑向灯火,比喻自取灭亡。
基础解释
飞蛾自动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也作“飞蛾扑火”、“飞蛾赴火”。
综合释义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不然进入他家,如~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
网友释义
成语资料词目飞蛾投火使用频率常用发音fēiétóuhuǒ释义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示例不然进入他家,如~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近义词自取灭亡、飞蛾赴火英文seekingone/'sowndoom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
晋支昙谛《赴火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徵也……烛耀庭宇,灯朗幽房,纷纷群飞,翩翩来翔,赴飞焰而体燋,投煎膏而身亡。”后多以“飞蛾投火”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水浒传》第五八回:“正是飞蛾投火身倾丧,怒鳖吞钩命必伤。”《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偏偏的又投了这凶僧的一座恶庙,正所谓‘飞蛾投火,自取焚身’。”亦作“飞蛾扑火”。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国语辞典
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著人拏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也作「飞蛾赴火」。
辞典修订版
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着人拏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也作「飞蛾赴火」。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着人拏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亦作飞蛾赴火。
其他释义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