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他
zì tā

【拼音】:zì tā

【注音】:ㄗˋㄊㄚ

【结构】:自(独体结构)他(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自他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自它'。自视为外人;疏远。自己与他人。
基础解释
亦作/'自它/',是自己与他人的简称。自视为外人;疏远。自己与他人。
引证解释
⒈亦作“自它”。⒉自视为外人;疏远。引《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东平王出繦褓之中而託於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不自它於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僕不自他於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⒊自己与他人。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自他无间,寃亲等观。”
网络解释
自他自他一词是自己与他人的简称,自:自zì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恘g)。自尊。自谦。自觉�详细>>它:它tā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它们。其它。
综合释义
亦作“自它”。自视为外人;疏远。《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东平王出繦褓之中而託於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不自它於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僕不自他於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自己与他人。宋张商英《护法论》:“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自他无间,寃亲等观。”自他[zìtā]自己与他人。
汉语大词典
亦作“自它”。(1).自视为外人;疏远。《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东平王出襁褓之中而托于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骜忽臣下,不自它于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仆不自他于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2).自己与他人。宋张商英《护法论》:“佛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自他无间,冤亲等观。”
其他释义
1.亦作'自它'。2.自视为外人;疏远。3.自己与他人。
自他造句
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2.这一次,答案出其不意来自他不关注的后方。
3.我们的成功使安迪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因为这个计划的草案来自他的推测和预感。
4.自他担任村支书后,首先成立了南庄炕孵协会,对传统炕坊进行更新改造,技术上统一把关,并建立统一的大市场。
5.自他上位,便秣马厉兵,图谋霸业,鲁国与吴近在咫尺,展大夫慧眼如炬,对此不会毫不知情吧?
6.他在作品中对白山黑水之韵的永恒书写,源自他永恒的黑土情结。
7.“金钱买不到快乐”。这句话不是出自他人之口,而是自我标榜为“物质女孩”的麦当娜说的。
8.不是他感恩图报,自他走上报仇的路子,他便丢掉了所有的良知。
9.在现实触乎可及的物质利益面前,以及在岁月更替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的一堆老祖宗遗物面前,家园可以是一堆新造崛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也可以是时间深处以对世间万物的审美和理解建立起来的精神系统。这是选择。人们会选择哪一种结果。前提来自他们认为哪一种更具备价值。
10.不要寄望来自他人的赞美,不需要活在世人的喝彩声里。他人赞不赞美只是他们的事。我们只是努力从自身具备的品质、个性、能力、思想里,寻找对自己生命的赞美,寻找快乐的源泉。我们只是存在于自己的发肤中,并不是存在于别人的看法里。
自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