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娄山关
lóu shān guān

【拼音】:lóu shān guān

【注音】:ㄌㄡˊㄕㄢㄍㄨㄢ

【结构】:娄(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关(上下结构)

【繁体】:婁山關

字义分解
娄山关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有《忆秦娥·娄山关》词。娄山关[lóushānguān]⒈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基础解释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
引证解释
⒈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网络解释
娄山关(地理名称)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汉语大词典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其他释义
1.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大娄山中。为黔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娄山关造句
1.正面强攻部队即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
2.扼守在娄山关上的敌人,是从乌江防线溃退下来的黔军第三旅林秀生部两个团,胆寒若惊弓之鸟。
3.在上海地铁二号线,两名年轻女子当众脱衣,并穿上一名身着某洗涤公司广告衫男子送来的衣服,最后在娄山关路站下车。
4.娄山关路茅台路路口金虹桥国际中心。
5.黄守道起身和娄山关握了个手,娄山关转身走了,黄守道才问起陈东祥道“老陈,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6.长宁路娄山关路进行人质劫持演练新民网冒俊安制图。
7.天山路商圈是上海西部地区除中山公园以外最早建设的一大商业中心,尤其从天山路的遵义路至娄山关路段集中了上百家商店,有上海“天山路一条街”之美称。
8.同时对娄山关敌情进行侦察,决定采用一路正面强攻、一路绕关东小道抄袭的战斗攻克娄山关
9.第一封电报,是元月六号晚发来的,侯子担寡不敌众,率部背进娄山关
10.娄山关路天山路,海鲜烧烤龙虾面点,应有尽有。
娄山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