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炳炳烺烺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拼音】:bǐng bǐng lǎng lǎng

字义分解
炳炳烺烺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文采鲜明貌。炳炳烺烺[bǐngbǐnglǎnglǎng]⒈文采鲜明貌。
基础解释
文采鲜明貌。
引证解释
⒈ 文采鲜明貌。引: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一本作“炳炳燁燁”。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向数子者……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炳炳烺烺之辞,诵之有鏗鏗鏘鏘之声者哉。”⒈文采鲜明貌。引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一本作“炳炳燁燁”。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向数子者……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炳炳烺烺之辞,诵之有鏗鏗鏘鏘之声者哉。”
综合释义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之辞,诵之有铿铿锵锵之声音哉。◎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网友释义
炳炳烺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bǐngbǐnglǎnglǎng,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出自《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汉语大词典
文采鲜明貌。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一本作“炳炳烨烨”。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向数子者……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炳炳烺烺之辞,诵之有铿铿锵锵之声者哉。”
国语辞典
⒈ 文采耀目的样子。后用来指文章的辞藻声韵。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也作「炳炳麟麟」。炳炳烺烺[bǐngbǐnglǎnglǎng]⒈文采耀目的样子。后用来指文章的辞藻声韵。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也作「炳炳麟麟」。成语解释炳炳烺烺
其他释义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出处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炳炳烺烺造句
1.在莒州期间,他深入调查,深以战乱、天灾致典籍散失为憾,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纪者。
2.这人有点不咋地,事到紧要关头,炳炳烺烺的两句成语他半拉就想做明白。
3.于是他耐着性子逐字逐句细细阅读,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抛开一笔臭字不说,文章竟然写的笔底烟花,炳炳烺烺,虽然遣词用句白话了一些,但的确是一篇优美的生花妙笔。(https://www.chazidian.com/zj-33905/查字典造句)
4.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炳炳烺烺之辞,诵之有铿铿锵锵之声音哉。★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炳炳烺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