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臂搁
bì gē

【拼音】:bì gē

【注音】:ㄅ一ˋㄍㄜ

【结构】:臂(上下结构)搁(左右结构)

【简体】:臂搁

【繁体】:臂擱

字义分解
臂搁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基础解释
亦作/'臂阁/',见/'臂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引证解释
⒈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引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絶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製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
网络解释
臂搁臂搁是古代中国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综合释义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絶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製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臂搁[bìgē]古时的一种文房用具,在书写时用来支撑手肘,避免手肘与墨渍相触而污损纸面。
汉语大词典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绝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制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
国语辞典
古时的一种文房用具,在书写时用来支撑手肘,避免手肘与墨渍相触而污损纸面。
其他释义
1.亦作'臂阁'。2.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臂搁造句
1.臂搁背面在竹簧上用浅浮雕手法刻“蚕叶图”。
2.其他小文玩,比如砚滴、压尺、香筒、笔筒、笔床、镇纸、水注、笔洗、水盂、臂搁等,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3.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其他文具还有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笔床、笔船、笔格、笔挂等。
4.照片里是甄虹与俞大至,她的双臂搁在他肩上,好不亲昵,他垂头,双手抱在自己胸前,非常僵硬。华真说:“女人就是这样,磨烂席,不知放手。”编辑用红色大字标题:完了!
5.明清时代文人喜好室内外补壁和在案头陈设清玩,诸如书画、古琴、香炉、臂搁、镇纸、茶具等,都是常备之物。
6.其中王浩宇创作的竹簧文竹笔筒《品茗》荣获金奖,陈志龙创作的翻簧薄意长颈瓶《吉祥如意》及李子迷创作的留青竹刻诗画臂搁《湖光山色》荣获银奖。
7.我沉住气,拿着筷子吃饭,她自顾在我身旁坐下,裸露的手臂搁在桌上,随既又嫌脏似的挪开,从手提包里扯出面巾纸拭了拭与桌面触过的手肘。
8.其实,臂搁只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文人书房里的玩意儿很多,如水呈、镇纸、笔架、墨床、砚滴、印盒、印章、香炉、笔筒等都属于案头文房用品。
9.范遥青竹刻臂搁上题诗:白钳蟹壳墨牙黄,一旦交锋必俱伤,何若画中长对垒,全须全尾两虫王。
10.近80年刻留青的,不能算少,但运用多留少留青筠以生阴阳浓淡晕褪变化的实极少,尤其可贵的是两人打破臂搁、扇骨等框框,可以说先得我心。
臂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