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姜维
jiāng wéi

【拼音】:jiāng wéi

【注音】:ㄐ一ㄤㄨㄟˊ

【结构】:姜(上下结构)维(左右结构)

【简体】:姜维

【繁体】:姜維

字义分解
姜维的解释
词语解释
(202-264)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后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姜维[jiāngwéi]⒈(202-264)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后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基础解释
人名。(公元@@@@@~@@@@@)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俗)人。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后欲谋复国,事败被乱军所杀。
网络解释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202~264)​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俗)​人。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后欲谋复国,事败被乱军所杀。姜维[jiāngwéi]⒈人名。(西元202~264)​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俗)​人。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后欲谋复国,事败被乱军所杀。
辞典修订版
人名。(公元202~264)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俗)人。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后欲谋复国,事败被乱军所杀。
其他释义
姜维(202-264):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后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姜维造句
1.夏侯懋走到半路,听老百姓说姜维已献城降蜀,他只好往天水郡来。
2.不知为何,自从一个月前姜维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性情大改,早就没有了之前的蛮横俗气和嚣张跋扈,当然那时的姜维自然不可与现在的他同日而论。
3.据说,三国时智勇双全的姜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世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大如斗”。
4.两军相近时,蜀将姜维和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做势佯攻,司马懿不敢逼近,只好退兵,蜀军入谷然后发丧。
5.舟曲西、南部一度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
6.听说我们大蜀的姜维将军与钟会已经结为兄弟,这场对战真的难以猜测胜负哦,若真的要赌,我老王就做一次爱国者。
7.许久后,姜维忽道:“我以后当你的将军,为你披甲征战。只要你高兴,赢了,我不要封赏;输了,我战死沙场。”。非天夜翔。
8.让姜维率军五万,回到函谷关,和魏延会和准备进攻司马懿驻守的洛阳。
9.姜维看到不妙,伸开手掌丝丝银白的斗气在他手掌中心转动,慢慢斗气化成小球一般大小不断旋转。
10.西蜀豪族极力扼制姜维北伐;江东士人扶植皇权内乱不休;淮南三叛,三马同槽,曹髦奋笔疾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