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正受
zhèng shòu

【拼音】:zhèng shòu

【注音】:ㄓㄥˋㄕㄡˋ

【结构】:正(独体结构)受(上中下结构)

字义分解
正受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正受[zhèngshòu]⒈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引唐王维《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嬈善友故。”
网络解释
正受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唐王维《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娆善友故。”
综合释义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唐王维《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嬈善友故。”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唐王维《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娆善友故。”
其他释义
1.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正受造句
1.在远处的皑皑雪峰隐约出现之时,规模较小的群山则向古城倒来。丽江城内,阡陌纵横,但底部正受采石厂蚕食。
2.地理院认为数据变化主要是因为测量技术精确度的提高,也有原岛民指出“故乡的海岸线正受波浪侵蚀”。
3.长期享受香火供奉,要他们安分守己,多多显灵,多帮民众,凡我族正受灵物,皆须显灵,帮扶民众,以求获得民众。
4.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 
5.我们求神坚固给正受装备、将来要返乡服事主的奉献者的异象和负担,也呼召更多人来响应乡村服事。
6.你最快乐的时候,有人正受着病魔的折磨,和死亡搏斗,挣扎。
7.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你最快乐的时候,有人正受着病魔的折磨,和死亡搏斗,挣扎。 
8.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有人正受着病魔的折磨,和死亡搏斗,挣扎。世界保健日提醒你,不要忘记平日养生保健。
9.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因此,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互补作用更显重要。
10.你在演唱会的时候,为什麽要拍手?为什麽要站起来跳舞?是因为自己真正受到感动,还是因为跟着别人这样做?回家之後你习惯打开音响,是因为真正喜欢音乐,还是害怕寂寞?
正受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