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乌丸
wū wán

【拼音】:wū wán

【注音】:ㄨㄨㄢˊ

【结构】:乌(独体结构)丸(独体结构)

【繁体】:烏丸

字义分解
乌丸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墨的别名。2.见'乌桓'。3.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基础解释
见/'乌桓/',我国古代民族之一。见/'乌桓/'。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引证解释
⒈墨的别名。引宋陈师道《古墨行》:“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宋杨万里《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⒉见“乌桓”。⒊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网络解释
乌丸“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综合释义
墨的别名。宋陈师道《古墨行》:“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宋杨万里《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见“乌桓”。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汉语大词典
(1).墨的别名。宋陈师道《古墨行》:“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宋杨万里《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君不见,蜀人乌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后梁杲。”(2).见“乌桓”。(3).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其他释义
1.墨的别名。2.见'乌桓'。3.姓。北周王轨受赐姓乌丸氏。见《周书》本传。
乌丸造句
1.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2.所以,乌丸人既然已经被我们打败了,决不能放虎归山,重蹈覆辙。
3.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
4.如果说原先匈奴人与乌丸人算是棋鼓相当的对手,那么如今据高临下的匈奴人,便是一群正在无情虐杀的暴徒。
5.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6.北征乌丸时他以少胜多降服轲比能数万军队。
7.甚至,大齐定国公,大将军卫谭,也是上过战场,与北方乌丸国血战过的人。
8.之后派遣赵云为主帅,徐晃管亥为副帅,陈宫为军师,率领30万铁骑攻击北方鲜卑乌丸,十战十胜灭鲜卑乌丸主力,北方草原闻赵云之名无不色变。
9.在贾诩的建议之下,不再设其它校尉营的编制,混合整编之后的大军分为前后左右四军,乌丸人和汉人的比例大概保持在4::1。
10.所以,乌丸人既然已经被我们打败了,决不能放虎归山,重蹈覆辙。(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乌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