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赤口
chì kǒu

【拼音】:chì kǒu

【注音】:ㄔˋㄎㄡˇ

【结构】:赤(上下结构)口(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赤口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谗毁者之口。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3.旧时阴阳家所定禁忌日之一,谓其日主有斗讼之事。赤口[chìkǒu]⒈谓谗毁者之口。⒉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⒊见“赤口日”。
引证解释
⒈谓谗毁者之口。引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宋陆游《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⒉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引宋储泳《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宋陆游《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⒊见“赤口日”。
网络解释
赤口赤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根据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
综合释义
谓谗毁者之口。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宋陆游《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宋储泳《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宋陆游《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旧时阴阳家所定禁忌日之一,谓其日主有斗讼之事。
网友释义
赤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根据汉族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
汉语大词典
(1).谓谗毁者之口。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于理?”宋陆游《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宋储泳《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斗讼。”宋陆游《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3).见“赤口日”。
其他释义
1.谓谗毁者之口。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3.见'赤口日'。
赤口造句
1.对此等刁滑奸诈、赤口毒舌之徒,兄台无须不用客气,替其长辈好生教训于他!
2.“赤口”本来指善于进谗言诋毁别人的小人之口,比如陆游有诗“赤口能烧万里城”,后来就把主口舌争讼的恶神称作“赤口”或“赤口白舌”。
3.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灭肝火效果良好,如头痛眩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等。
4.由于其属足厥阴肝经,按摩此穴可缓解肝火旺盛引发的上火症状,如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
5.因为广州人初一在家食斋,初二出门拜年,初三赤口待在家里,初四才开始对外应酬。
6.红口白牙、红口白舌、赤口白舌、红嘴白牙、空口白牙、赤口毒舌,等等。
7.够了,月儿姑娘并无恶意,莫再赤口毒舌!
8.赤口毒舌腹藏剑,身负天功又奈何。
9.眼见赴考之日渐近,元朗急火攻心,尿赤口肿,天天如没头的苍蝇在屋里乱撞。
10.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
赤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