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偏隅
piān yú

【拼音】:piān yú

【注音】:ㄆ一ㄢㄩˊ

【结构】:偏(左右结构)隅(左右结构)

【简体】:偏隅

【繁体】:偏隅

字义分解
偏隅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方之地;一隅之地。指偏僻的地方。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偏隅[piānyú]⒈一方之地;一隅之地。⒉指偏僻的地方。⒊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引证解释
⒈一方之地;一隅之地。引《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张天锡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叛换偏隅。”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⒉指偏僻的地方。引曹亚伯《保路运动》:“四川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⒊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引明王廷相《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网络解释
偏隅偏隅,读音是piānyú,汉语词语,释义是指偏僻的地方,也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综合释义
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张天锡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叛换偏隅。”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指偏僻的地方。曹亚伯《保路运动》:“四川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明王廷相《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偏隅[piānyú]偏僻之土地。宋、司马光《资治通监·晋纪》:「孝武帝太元元年,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判换偏隅。」
网友释义
偏隅,读音是piānyú,汉语词语,释义是指偏僻的地方,也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汉语大词典
(1).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张天锡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叛换偏隅。”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2).指偏僻的地方。曹亚伯《保路运动》:“四川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3).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明王廷相《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其他解释
偏僻之土地。宋、司马光《资治通监·晋纪》:「孝武帝太元元年,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判换偏隅。」
其他释义
1.一方之地;一隅之地。2.指偏僻的地方。3.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偏隅造句
1.原来,那日晟傲毅蓬溪一行,发现其实更优的刺绣手艺不在商家绣坊,而在这乡村偏隅
2.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内“无所不能”,无施不可,是因为她不肯局促于偏隅,仅以专攻一艺自限。
3.天现九龙,拱杀一人,亘古未闻,自古未有啊,瘸腿老人只是落石镇偏隅之地的一个家族长老,岂会真正了解雷劫之秘,他口中的只言片语,也只是从外人口中听闻道来。
4.开县虽僻处偏隅而景物繁华,英贤聚集,农工商贾,皞皞熙熙,说礼敦诗,家弦户诵矣。 
5.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以八十一州称敌国,罪实难逃,而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王室,寸心只可自知。[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6.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以八十一州称敌国,罪实难逃,而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王室,寸心只可自知。[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偏隅造句]
偏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