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师法
shī fǎ

【拼音】:shī fǎ

【注音】:ㄕㄈㄚˇ

【词性】:动词。

【结构】:师(左右结构)法(左右结构)

【简体】:师法

【繁体】:師法

字义分解
师法的解释
词语解释
师法shīfǎ。(1)在学问和技艺上效法。(2)师傅传授的学问和技术。
基础解释
1.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2.师所传授之法,特指汉代的经学传授。3.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
引证解释
⒈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术。引《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宋沉括《梦溪补笔谈·器用》:“盖有所传授,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輒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做木匠的人,单有锯凿钻刨,没有规矩师法,决不能造成木器。”⒉效法,学习。引《书·益稷》“师汝昌言”孔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鲁迅《华盖集·夏三虫》:“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
网络解释
师法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术。
综合释义
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术。《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宋沉括《梦溪补笔谈·器用》:“盖有所传授,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輒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做木匠的人,单有锯凿钻刨,没有规矩师法,决不能造成木器。”效法,学习。《书·益稷》“师汝昌言”孔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鲁迅《华盖集·夏三虫》:“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
汉语大词典
(1).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术。《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宋沈括《梦溪补笔谈·器用》:“盖有所传授,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辄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做木匠的人,单有锯凿钻刨,没有规矩师法,决不能造成木器。”(2).效法,学习。《书·益稷》“师汝昌言”孔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鲁迅《华盖集·夏三虫》:“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
国语辞典
效法。
辞典修订版
效法。《书经.周官》:「俞师汝昌言。」汉.孔安国.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老师所传授的方法。《汉书.卷八八.胡母生传》:「唯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辞典简编版
学习、效法。 【造句】他的绘画曾经师法名家,作品具有大家风范。
其他释义
①老师教授的学艺方法: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辄改。②学习;仿效:德业文章皆可师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师法造句
1.农耕之余,他师法自然,心摹手追,暗暗延续他的画家梦。
2.禅师法海认为他们的结合违反传统婚姻,伤风败俗,他气急败坏。
3.新颁布的《教师法》从今日起施行。
4.与“娄东画派”不同的是,王鉴、王翚更注重自出新意,在师法董其昌的基础上,倡导兼融南北二宗,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
5.但和晚清碑派高潮不同,师法汉碑和上古篆书的书家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
6.沙悟净轰然应诺,使出天罡变化,变成雨师法身,一个乌髯怪物,体高百丈,蓬头跣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持梭罗宝杖,带领二百妖兵向琅琊断壁杀去。
7.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8.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之可采者融之。故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法而已。
9.辩护律师:法官大人,我的对手是个骗子!
10.昔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愿陛下师法尧舜,以庙堂之事托臣等,无烦庶务,如是则高枕垂拱而万国宾服,臣等亦不胜受恩感激!
师法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