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含元
hán yuán

【拼音】:hán yuán

【注音】:ㄏㄢˊㄩㄢˊ

【结构】:含(上下结构)元(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含元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指含元殿。含元[hányuán]⒈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⒉指含元殿。
引证解释
⒈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引《国语·周语下》“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三国吴韦昭注:“含元处中,所以徧养六气、九德之本也。”《后汉书·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李贤注:“《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合三为一。’谓三才未分,包而为一(也)。”⒉指含元殿。参见“含元殿”。引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忆昔驪山宫,冬移含元仗。”仇兆鳌注引黄希曰:“《旧唐书》:‘东内曰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天子復含元謁见,有司新都省权衡。”
网络解释
含元含元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
综合释义
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国语·周语下》“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三国吴韦昭注:“含元处中,所以徧养六气、九德之本也。”《后汉书·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李贤注:“《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合三为一。’谓三才未分,包而为一(也)。”指含元殿。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忆昔驪山宫,冬移含元仗。”仇兆鳌注引黄希曰:“《旧唐书》:‘东内曰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天子復含元謁见,有司新都省权衡。”参见“含元殿”。含元[hányuán]指含元殿。
汉语大词典
(1).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国语·周语下》“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三国吴韦昭注:“含元处中,所以遍养六气、九德之本也。”《后汉书·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李贤注:“《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合三为一。’谓三才未分,包而为一(也)。”(2).指含元殿。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忆昔骊山宫,冬移含元仗。”仇兆鳌注引黄希曰:“《旧唐书》:‘东内曰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天子复含元谒见,有司新都省权衡。”参见“含元殿”。
其他释义
1.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2.指含元殿。
含元造句
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2.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大明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3.含元殿后,位于中轴线上的一座原已建成的宫殿的钢架也被切割拆毁,横七竖八扔在一边,所种的树木也被拔出躺在基座下边。
4.炎炎夏日喝点啥,最佳饮料是热茶,啤酒爽快肚子大,咖啡提神睡眠差,茶中富含元素钾,心脏跳动需要她,热茶降温效果佳,既能解渴又解乏。
5.两阁各有飞廊自北面与含元殿相连,加上三条平行的“龙尾道”,构成了大明宫里最为雄壮瑰丽的建筑。
6.王林所在的位置是侧墙的阴影,他目中决然之色闪过,元力凝聚左手,五滴包含元力的血液立刻激射而出,与此同时他身体猛然一动,洪炉点雪般飞快向后退开。
7.李隆基从开远门入城至大明宫,临含元殿,慰问百姓,然后至长乐殿谢九庙主,失声恸哭。
8.根据学者复原,隋乾阳殿面阔、进深均为故宫太和殿之一点五倍左右,高度约为五十米,也有太和殿的一点四倍,比之唐大明宫含元殿还要宏壮。
9.西安北站建筑风格寓意为“唐风汉韵、盛世华章”,其建筑形态融合了唐大明宫含元殿和西安城墙的元素,整个建筑朴素庄重、壮美雄奇。
10.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这时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
含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