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榆罔
yú wǎng

【拼音】:yú wǎng

【注音】:ㄩˊㄨㄤˇ

【结构】:榆(左右结构)罔(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榆罔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后一位炎帝。榆罔[yúwǎng]⒈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神农氏后裔。
引证解释
⒈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神农氏后裔。引《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唐司马贞索隐:“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謐所云‘帝榆罔’是也。”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是黄帝所灭者为榆罔,为蚩尤,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蚩尤逐帝榆罔,而未言杀帝榆罔也。殆当时榆罔都蚩尤、黄帝之间,先被逐于蚩尤,后见灭于黄帝。蚩尤所率九黎之民,先在江南。及战胜榆罔,自号炎帝,时则已逾河北。”
网络解释
榆罔姜榆罔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后一位炎帝,于帝克二年(庚申,前4561)出生在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他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成长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帝克十八年(丙子,前4545),东夷人骚扰和入侵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姜榆罔奉命驻守旧都伊川,并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帝克的多次表扬和嘉奖。
综合释义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后一位炎帝。《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唐司马贞索隐:“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謐所云‘帝榆罔’是也。”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是黄帝所灭者为榆罔,为蚩尤,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蚩尤逐帝榆罔,而未言杀帝榆罔也。殆当时榆罔都蚩尤、黄帝之间,先被逐于蚩尤,后见灭于黄帝。蚩尤所率九黎之民,先在江南。及战胜榆罔,自号炎帝,时则已逾河北。”
汉语大词典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神农氏后裔。《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唐司马贞索隐:“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是黄帝所灭者为榆罔,为蚩尤,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蚩尤逐帝榆罔,而未言杀帝榆罔也。殆当时榆罔都蚩尤、黄帝之间,先被逐于蚩尤,后见灭于黄帝。蚩尤所率九黎之民,先在江南。及战胜榆罔,自号炎帝,时则已逾河北。”
其他释义
1.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神农氏后裔。
榆罔造句
1.席间好一番抚慰关怀,待的大家酒醉饭饱,人心也稍安,立即收编了炎帝榆罔的残余人马。
2.顿然醒悟,这下坏了!黄帝马上派人快马直奔应龙军处,榆罔那些都是酒囊饭袋,军心根本就不齐,应龙有多少能耐他心里是十分清楚的。
3.如今被我国的渤海和黄海碧波万顷蔚蓝色的辽阔水域所包围的鹰头一样的山东半岛,在处于神农衰世的榆罔神农氏时代,散居着无数以鸟为图腾的部落。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71596/榆罔造句
4.如今被我国的渤海和黄海碧波万顷蔚蓝色的辽阔水域所包围的鹰头一样的山东半岛,在处于神农衰世的榆罔神农氏时代,散居着无数以鸟为图腾的部落。[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榆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