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挑衅
tiǎo xìn

【拼音】:tiǎo xìn

【注音】:ㄊ一ㄠㄒ一ㄣˋ

【词性】:动词。

【结构】:挑(左右结构)衅(左右结构)

【简体】:挑衅

【繁体】:挑釁

字义分解
挑衅的解释
词语解释
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挑衅[tiǎoxìn]⒈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
基础解释
(动)故意制造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等。[近]寻衅|挑战。
引证解释
⒈亦作“挑衅”。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见“挑衅”。引明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这也是有的。”清侯方域《太子丹论》:“宋之亡也,秦檜、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説,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峻青《海啸》第二章:“黑老五却没有掏枪,反而双手往胸前交叉着一抱,轻蔑地一笑,挑衅地看着市川。”
网络解释
挑衅(词语概念)挑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ǎoxìn。指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辨析:挑逗含有玩闹之意,挑衅指借端生事。出自明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
综合释义
亦作“挑衅”。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明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这也是有的。”清侯方域《太子丹论》:“宋之亡也,秦檜、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説,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峻青《海啸》第二章:“黑老五却没有掏枪,反而双手往胸前交叉着一抱,轻蔑地一笑,挑衅地看着市川。”见“挑衅”。
网友释义
挑衅,指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辨析:挑逗含有玩闹之意,挑衅指借端生事。
汉语大词典
亦作“挑衅”。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明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这也是有的。”清侯方域《太子丹论》:“宋之亡也,秦桧、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说,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峻青《海啸》第二章:“黑老五却没有掏枪,反而双手往胸前交叉着一抱,轻蔑地一笑,挑衅地看着市川。”
国语辞典
故意惹起争端。挑衅[tiǎoxìn]⒈故意惹起争端。引《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实在因为我们国家的势力弱到这步田地,还能够同人家挑衅吗?」近挑拨挑战离间寻事
辞典修订版
故意惹起争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实在因为我们国家的势力弱到这步田地,还能够同人家挑衅吗?」
辞典简编版
故意惹起争端。 【造句】听他的口气,分明是来挑衅的,你可别中了他的圈套。
其他释义
挑衅(tiǎo-):蓄意挑起争端:制止战争挑衅。
近反义词
挑衅造句
1.燕燕还手打了故意挑衅的弟弟。
2.请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上,要有明智的选择,停止战争挑衅,奉劝他们悬崖勒马,不要玩火自焚。
3.他用轻佻的口吻向我进行挑衅
4.对于这种挑衅,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5.面对敌人的挑衅,我边防军严阵以待。
6.你的挑衅是如何让本人从众多候选者中怀才不遇。
7.向来态度挑衅的报业已经成为惊弓之鸟。
8.无论他怎么难为她,无论他怎么挑衅她,她都会让他觉得自己无法伤害她。
9.这接二连三的火灾,好像是向消防队员展开挑衅
10.对于敌人公然的挑衅,我们要进行有力的还击。
挑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