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枝梧
zhī wú

【拼音】:zhī wú

【注音】:ㄓㄨˊ

【结构】:枝(左右结构)梧(左右结构)

【简体】:枝梧

【繁体】:枝梧

字义分解
枝梧的解释
词语解释
枝梧,枝捂zhīwú,zhīwú。(1)支吾。(2)抗拒;抵触。(3)支持;支撑。枝梧,枝捂[zhīwú,zhīwú]⒈支吾。例枝梧其词。英prevaricate;⒉抗拒;抵触。例莫敢枝梧。英resist;⒊支持;支撑。例药物枝梧病渐苏。英support;
基础解释
1.抵拒、抵触。也作「支吾」。2.用话搪塞。
引证解释
⒈斜而相抵的支柱。引申为对抗,抵挡。引《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裴駰集解:“如淳曰:‘梧音悟。枝梧犹枝捍也。’瓚曰:‘小柱为枝,邪柱为梧,今屋梧邪柱是也。’”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相激。”清毛世楷《武昌》诗:“枝梧蜀汉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⒉支撑,支持。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宋陆游《村居书事》诗:“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元詹本《春日携客游武夷》诗:“山脚健枝梧,百里插苍峭。”⒊犹支吾。说话含混躲闪。引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水利》:“中丞问两宰云:‘贵县城周围几里?有几门?’两宰枝梧,茫然不能对。”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同舍俞生,江阴诸生也。甫毕头场,即治任,众怪而问之,言语枝梧,而颜色悽楚。”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五节:“但俄国并未按照原数送给,且‘枝梧不肯教演施放’,奕訢空拟了一个‘训练八旗兵丁’的计划。”
网络解释
枝梧枝梧
综合释义
抵拒、抵触。《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裴駰集解:“如淳曰:‘梧音悟。枝梧犹枝捍也。’瓚曰:‘小柱为枝,邪柱为梧,今屋梧邪柱是也。’”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相激。”清毛世楷《武昌》诗:“枝梧蜀汉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支撑,支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宋陆游《村居书事》诗:“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元詹本《春日携客游武夷》诗:“山脚健枝梧,百里插苍峭。”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水利》:“中丞问两宰云:‘贵县城周围几里?有几门?’两宰枝梧,茫然不能对。”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同舍俞生,江阴诸生也。甫毕头场,即治任,众怪而问之,言语枝梧,而颜色悽楚。”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五节:“但俄国并未按照原数送给,且‘枝梧不肯教演施放’,奕訢空拟了一个‘训练八旗兵丁’的计划。”
网友释义
枝梧zhīwú
汉语大词典
(1).斜而相抵的支柱。引申为对抗,抵挡。《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裴骃集解:“如淳曰:‘梧音悟。枝梧犹枝捍也。’瓒曰:‘小柱为枝,邪柱为梧,今屋梧邪柱是也。’”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相激。”清毛世楷《武昌》诗:“枝梧蜀汉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2).支撑,支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宋陆游《村居书事》诗:“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元詹本《春日携客游武夷》诗:“山脚健枝梧,百里插苍峭。”(3).犹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水利》:“中丞问两宰云:‘贵县城周围几里?有几门?’两宰枝梧,茫然不能对。”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同舍俞生,江阴诸生也。甫毕头场,即治任,众怪而问之,言语枝梧,而颜色悽楚。”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五节:“但俄国并未按照原数送给,且‘枝梧不肯教演施放’,奕訢空拟了一个‘训练八旗兵丁’的计划。”
国语辞典
抵拒、抵触。《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唐.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也作「支吾」。枝梧[zhīwú]⒈抵拒、抵触。唐·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也作「支吾」。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
其他释义
1.斜而相抵的支柱。引申为对抗,抵挡。2.支撑,支持。3.犹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枝梧造句
1.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蕃人,万一枝梧不前,教蕃人发人马助我。
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
3.都统既不能御遏,诸将更何以枝梧?果致连犯关河,继倾都邑。
4.又尝宿山店,夜觉被中蠕蠕动,疑为蛇鼠;俄枝梧撑拄,渐长渐巨,突出并枕,乃一裸妇人。
5.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6.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7.遂诏自今用宽剩钱买募役田,须先参会余钱可以枝梧灾伤,方许给买。
枝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