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禀议
bǐng yì

【拼音】:bǐng yì

【注音】:ㄅ一ㄥˇ一ˋ

【结构】:禀(上中下结构)议(左右结构)

【繁体】:稟議

字义分解
禀议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基础解释
亦作/'禀议/',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引证解释
⒈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引宋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枢密院召君稟议,欲使贺虏正旦。”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唐州守杨侁稟议,因言本州统制郭胜有异志。”《明律·吏律·事应奏不奏》:“若於亲临上司官处禀议公事,必先随事详陈可否,定拟禀説。”
网络解释
禀议禀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ngyi,意思是申请、报告。
综合释义
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宋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枢密院召君稟议,欲使贺虏正旦。”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唐州守杨侁稟议,因言本州统制郭胜有异志。”《明律·吏律·事应奏不奏》:“若於亲临上司官处禀议公事,必先随事详陈可否,定拟禀説。”
汉语大词典
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宋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枢密院召君禀议,欲使贺虏正旦。”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唐州守杨侁禀议,因言本州统制郭胜有异志。”《明律·吏律·事应奏不奏》:“若于亲临上司官处禀议公事,必先随事详陈可否,定拟禀说。”
其他释义
1.亦作'禀议'。2.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禀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