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学分制
xué fēn zhì

【拼音】:xué fēn zhì

【注音】:ㄒㄩㄝˊㄈㄣㄓˋ

【词性】:名词。

【结构】:学(上下结构)分(上下结构)制(左右结构)

【繁体】:學分制

字义分解
学分制的解释
词语解释
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例如,凡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以每周上课一课时,读满一学期并经考试及格者为一学分;不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如实验、实习,以每周上课二、三课时为一学分。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xuéfēnzhì]⒈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例如,凡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以每周上课一课时,读满一学期并经考试及格者为一学分;不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如实验、实习,以每周上课二、三课时为一学分。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
引证解释
⒈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例如,凡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以每周上课一课时,读满一学期并经考试及格者为一学分;不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如实验、实习,以每周上课二、三课时为一学分。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
网络解释
学分制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其他释义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学分制造句
1.北京近年内将推出更加灵活的学分制体系。
2.目前,由于学分制的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以及网络的崛起,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
3.学分制改变了学年的约束,使学生在选修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上具有灵活性与自主性。
4.但学分制的推行必须考虑本土化,要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切不可照搬照抄。
5.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适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因此,以实施学分制为突破口,能有效地推进当前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7.而“学年学分制”中对修业年限的规定损害了学分制的精神实质,最终必然滑向学年制。
8.而且这几所大学都是实行学分制,常年无大休,只有在年底有一段假期,只要学分修足了,通过答辩,随时就可以走人,可谓是相当自由。
9.进一步完善和实行学分制将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在学分制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师范类历史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着诸多的要求和挑战。
学分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