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争利
zhēng lì

【拼音】:zhēng lì

【注音】:ㄓㄥㄌ一ˋ

【结构】:争(上下结构)利(左右结构)

【繁体】:爭利

字义分解
争利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争夺利益。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争利[zhēnglì]⒈争夺利益。⒉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基础解释
争夺利益。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引证解释
⒈争夺利益。引《荀子·大略》:“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王先谦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史记·魏世家》:“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曷有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任涛郑洪庆《略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一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利润,采取压低基数、扩大留成比例、乱摊乱挤成本等不正当手段与国家争利。”⒉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引《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贾林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繆公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审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金元好问《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淮南平,则江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於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
网络解释
争利争利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hēnglì,意思主要指争夺利益,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综合释义
争夺利益。《荀子·大略》:“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王先谦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史记·魏世家》:“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曷有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任涛郑洪庆《略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一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利润,采取压低基数、扩大留成比例、乱摊乱挤成本等不正当手段与国家争利。”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贾林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繆公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审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金元好问《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淮南平,则江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於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
网友释义
争利,汉语词汇。拼音:zhēnglì释义:1、争夺利益。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汉语大词典
(1).争夺利益。《荀子·大略》:“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王先谦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史记·魏世家》:“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曷有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任涛郑洪庆《略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一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利润,采取压低基数、扩大留成比例、乱摊乱挤成本等不正当手段与国家争利。”(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贾林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缪公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审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金元好问《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淮南平,则江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于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
争利造句
1.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
2.所以福康安看不起和珅出身,看不起和珅巧言令色,更看不起和珅与民争利
3.在把学者当臭老九时,应当为学者的名和利大声疾呼;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情况下,应当指出争名夺利是做学问的绊脚石,至少是分散了精力。
4.他便和那些曲宦巧学、媚世苟合、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乃至棍子棒子搅屎竿子之类的文人,拉开了瞠目结舌的距离。 
5.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6.与民争利秦代币制分两种,黄金以溢为单位,最贵;铜钱形制与周代同,名为“半两”。
7.现百姓不堪重负,人民艰苦,而诸侯、公主及富豪民多奴婢,田宅无限,肆意挥霍,且与民争利,使百姓失其常业,处于严重困境。
8.别上法学院。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力奇大。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9.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暴敛财物,在生活上骄奢淫佚,并纵容手下夺民财产、与民争利,不能得到民心。
10.诚然,在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下,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争利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