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流荡
liú dàng

【拼音】:liú dàng

【注音】:ㄌ一ㄡˊㄉㄤˋ

【词性】:动词。

【结构】:流(左右结构)荡(上下结构)

【简体】:流荡

【繁体】:流蕩

字义分解
流荡的解释
词语解释
流荡liúdàng。(1)闲荡,闲游。(2)流浪。流荡[liúdàng]⒈闲荡,闲游。英roamabout;beonthemove;⒉流浪。英rove;loafabout;
基础解释
1.不做正事,一味闲游。2.流荡,指流动;飘荡。
引证解释
⒈亦作“流盪”。⒉(心思)不定,无所依托。引《楚辞·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王逸注:“情思罔两,无据依也。”三国魏阮籍《清思赋》:“意流盪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⒊放荡,不受拘束。引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一》:“恣其嗜慾,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清吴德旋《书<抱朴子>后》:“葛洪生於衰晋之世,閔时俗之流荡,疾贪邪之竞进。”⒋迷恋,留恋。引明宋濂《赠梁建中序》:“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心摹手追,流荡忘反,适成一代之风气。”⒌漂泊,流浪。引《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宕”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説,千峯澄霽隔琼枝。”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⒍流动;荡漾。引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清唐甄《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盪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曹禺《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种不满的感情的波纹在他心里隐约地流荡着、潜伏着。”⒎指诗文散漫不合格律。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已后……歌行则学流荡於张籍。”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肆而不制,近于流荡。”⒏流畅跌荡。见“流荡”。引《红楼梦》第七三回:“虽贾政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緻--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而一读。”
网络解释
流荡流荡,指流动;飘荡,如:天空中~着朵朵白云。
综合释义
亦作“流盪”。(心思)不定,无所依托。《楚辞·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王逸注:“情思罔两,无据依也。”三国魏阮籍《清思赋》:“意流盪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放荡,不受拘束。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一》:“恣其嗜慾,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清吴德旋《书<抱朴子>后》:“葛洪生於衰晋之世,閔时俗之流荡,疾贪邪之竞进。”迷恋,留恋。明宋濂《赠梁建中序》:“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心摹手追,流荡忘反,适成一代之风气。”漂泊,流浪。《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宕”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説,千峯澄霽隔琼枝。”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流动;荡漾。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清唐甄《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盪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曹禺《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种不满的感情的波纹在他心里隐约地流荡着、潜伏着。”指诗文散漫不合格律。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已后……歌行则学流荡於张籍。”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肆而不制,近于流荡。”流畅跌荡。《红楼梦》第七三回:“虽贾政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緻--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而一读。”见“流荡”。
网友释义
流荡,指流动;飘荡。如:天空中~着朵朵白云。
汉语大词典
亦作“流荡”。(1).(心思)不定,无所依托。《楚辞·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王逸注:“情思罔两,无据依也。”三国魏阮籍《清思赋》:“意流荡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2).放荡,不受拘束。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一》:“恣其嗜欲,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于亡之势。”清吴德旋《书〈抱朴子〉后》:“葛洪生于衰晋之世,闵时俗之流荡,疾贪邪之竞进。”(3).迷恋,留恋。明宋濂《赠梁建中序》:“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心摹手追,流荡忘反,适成一代之风气。”(4).漂泊,流浪。《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宕”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5).流动;荡漾。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于是洒濯流荡。”清唐甄《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荡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曹禺《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种不满的感情的波纹在他心里隐约地流荡着、潜伏着。”(6).指诗文散漫不合格律。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已后……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肆而不制,近于流荡。”(7).流畅跌荡。《红楼梦》第七三回:“虽贾政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而一读。”
国语辞典
不做正事,一味闲游。流荡[liúdàng]⒈不做正事,一味闲游。引《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辞典修订版
不做正事,一味闲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其他释义
①流动;飘荡:天空中~着朵朵白云。②流浪;瓢泊:在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流荡造句
1.是海里的狂浪,涌出本身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昏暗为他们永久存留。
2.是海里的狂浪,涌出本人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3.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4.谷内三面峰峦环抱,湖面烟波浩渺,湖鸟轻鸣,水雾霁虹出时分,云蒸霞蔚;湖边曲径通幽,树影婆娑,峰峦绿树倒影湖底,波光烟雨青翠流荡
5.来发不想成为丙丁和锦秀的负担,于是在留下字条后从医院出走。来发到处流荡,被如意碰到。
6.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7.这篇《鹅湖之会》流荡的文史之气,断非寻常的风月笔墨所易取代,曹先生治学的优长也恰能表现在这里。
8.人们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世上,东边漂泊,西边流荡,没有着落困难是苦,但有了结束,也何尝不感到平庸的无聊呢?
9.小年喜气洋洋,祝福轻轻送上,福气盈满高堂,好运时刻流荡,家业永远兴旺,家人平安健康,心情美好舒畅,美名誉满荣光,回头玉兔呈祥,展望龙腾八方。祝小年快乐!
10.徜徉在位于东莞新城市中心区的黄旗山公园,林木葱茂,竹影摇曳,烟雨波光,青翠流荡,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恍如一幅人间仙境。
流荡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