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束手待毙
shù shǒu dài bì

【拼音】:shù shǒu dài bì

【注音】:ㄕㄨˋㄕㄡˇㄉㄞˋㄅ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束手待毙

【繁体】:束手待斃

字义分解
束手待毙的解释
词语解释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shùshǒu-dàibì,shùshǒu-dàisǐ,shùshǒu-jiùbì。(1)捆起手来等死。(2)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
基础解释
束手:捆住双手。待毙:等待死亡。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着等待失败或死亡。
引证解释
⒈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引《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以存国家。”《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
释义
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汉语大词典
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以存国家。”《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
国语辞典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也作「敛手待毙」。
辞典简编版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 【造句】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能只是束手待毙。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见灭国,无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毙而已!亦作敛手待毙。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
近反义词
束手待毙造句
1.他,作为一个人,不再奋斗,是他那不愿束手待毙的生命力逼迫他向前走。
2.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必须想个妥帖的办法脱离危险。
3.不论是凶悍的松毛虫,还是遍身毒毛的刺蛾,一遇蠋蝽便束手待毙
4.我知道这样的话你们不会相信,如果还不相信,就动手吧,我也不会束手待毙的,为了‘那可那鲁抗魔联盟’。
5.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6.部队没有后援,他们只得束手待毙
7.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8.而饭店餐饮要与社会餐馆竞争虽有一些不能等同比较的制约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饭店就只能望洋兴叹,束手待毙
9.我知道以胖子的性格,绝对不会束手待毙,到了临界点上,他一定会放手一搏。但是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是在选择死法而已。南派三叔。
10.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束手待毙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