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天拔
tiān bá

【拼音】:tiān bá

【注音】:ㄊ一ㄢㄅㄚˊ

【结构】:天(独体结构)拔(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天拔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卓然超绝。天拔[tiānbá]⒈谓卓然超绝。
引证解释
⒈谓卓然超绝。引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籤·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頽然自放。”
网络解释
天拔天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iānbá,是指卓然超绝。
综合释义
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籤·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頽然自放。”天拔[tiānbá]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网友释义
词目:天拔拼音:tiānbá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汉语大词典
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沈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其他释义
1.谓卓然超绝。
天拔造句
1.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2.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3.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4.天拔凉拔凉的啊,兵器和盔甲都有寒气啊!
5.您老人家已是老天拔地的了,就不要跟年轻人一样忙上忙下。
6.塔身柱天拔地,塔巅红星闪耀,塔基两层为四门十六阶。
7.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
8.金风秋来红枫染,倚天拔地衔月寒。
9.姐姐在农村当农民30多年来,且不说冬天送粪肥的寒冷,春天播籽种的扬尘;也不说夏天锄杂草的炎热,最难的就是秋天拔麦子。
10.有人作过初略统计,《红楼梦》中包括“老天拔地”(老态龙钟)“响快”(见人爱说话)“不中用”。
天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