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严徐
yán xú

【拼音】:yán xú

【注音】:一ㄢˊㄒㄨˊ

【结构】:严(独体结构)徐(左右结构)

【繁体】:嚴徐

字义分解
严徐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泛指有才识之士。严徐[yánxú]⒈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⒉泛指有才识之士。
引证解释
⒈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引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严徐而待詔。”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⒉泛指有才识之士。引宋曾巩《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严徐。”
网络解释
严徐严徐,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汉武帝时严安、徐乐上书言事,皆拜郎中。后遂以”严徐“并称。泛指有才识之士。
综合释义
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严徐而待詔。”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泛指有才识之士。宋曾巩《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严徐。”严徐[yánxú]泛指有才识之士。
网友释义
严徐,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汉武帝时严安、徐乐上书言事,皆拜郎中。后遂以”严徐“并称。泛指有才识之士。
汉语大词典
(1).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严徐而待诏。”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2).泛指有才识之士。宋曾巩《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其他释义
1.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2.泛指有才识之士。
严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