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厎定
dǐ dìng

【拼音】:dǐ dìng

【注音】:ㄉ一ˇㄉ一ㄥˋ

【结构】:厎(左上包围结构)定(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厎定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平治。2.平定;安定。厎定[dǐdìng]⒈平治。⒉平定;安定。
基础解释
平治。平定;安定。
引证解释
⒈平治。厎,一本作“底”。引《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孔传:“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⒉平定;安定。厎,一本作“砥”。引晋陆机《辩亡论上》:“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白羽一麾,黄鸟厎定。”唐王勃《三国论》:“愚知操之不怀柔巴蜀,厎定东南,必然之理也。”
综合释义
平治。《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孔传:“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厎,一本作“底”。平定;安定。晋陆机《辩亡论上》:“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白羽一麾,黄鸟厎定。”唐王勃《三国论》:“愚知操之不怀柔巴蜀,厎定东南,必然之理也。”厎,一本作“砥”。厎定[dǐdìng]
汉语大词典
(1).平治。《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孔传:“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厎,一本作“底”。(2).平定;安定。晋陆机《辩亡论上》:“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白羽一麾,黄鸟厎定。”唐王勃《三国论》:“愚知操之不怀柔巴蜀,厎定东南,必然之理也。”厎,一本作“砥”。
厎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