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论
zhì lùn

【拼音】:zhì lùn

【注音】:ㄓˋㄌㄨㄣˋ

【结构】:至(上下结构)论(左右结构)

【繁体】:至論

字义分解
至论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至论[zhìlùn]⒈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基础解释
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引证解释
⒈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引《淮南子·精神训》:“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旨,则拊盆叩瓴之徒也。”汉徐干《中论·贵言》:“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通乎大圣之洪业,而好与俗士辨者何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阮亭奉为至论,冯钝吟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
网络解释
至论至论是汉语词语,拼音zhìlùn,释义为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网友释义
至论是汉语词语,拼音zhìlùn,释义为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汉语大词典
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淮南子·精神训》:“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旨,则拊盆叩瓴之徒也。”汉徐干《中论·贵言》:“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通乎大圣之洪业,而好与俗士辨者何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阮亭奉为至论,冯钝吟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
其他释义
1.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至论造句
1.当时媒体报道,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一度达至论及婚嫁的阶段。
2.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坛乃至论坛中,社会主义具体理论形态的称谓似乎已经是个不成问题的定论。
3.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
4.古云“画贵有误笔”,西曰“不完美方为人间之味”,皆当是透参世事之至论
5.根基在万众归心,夫惟法不藏私,政可惠民,方能巨厦摩天立;覆载乃千秋至论,切记贪因奢致,廉从俭起,永驾红船破浪行。
6.其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本一段普通画跋,至20世纪初,竟成尽人皆知口号,被奉为评画至论,其旨在宣扬艺术创新。
7.弟兄们,至论那时候与日期,不需要给你们写什么.
8.其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本一段普通画跋,至20世纪初,竟成尽人皆知口号,被奉为评画至论,其旨在宣扬艺术创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至论造句)
9.古云“画贵有误笔”,西曰“不完美方为人间之味”,皆当是透参世事之至论。(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95766/造句)
10.当时媒体报道,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一度达至论及婚嫁的阶段。【https://www.chazidian.com/zj-295766/造句网】
至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