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文饰
wén shì

【拼音】:wén shì

【注音】:ㄨㄣˊㄕˋ

【结构】:文(独体结构)饰(左右结构)

【简体】:文饰

【繁体】:文飾

字义分解
文饰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文饰wénshì。(1)文辞上的修饰。(2)掩饰;文过饰非。(3)指礼节仪式。文饰[wénshì]⒈文辞上的修饰。英rhetoric;⒉掩饰;文过饰非。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南史·孔范传》文饰之词。英coverup(one’smistake);⒊指礼节仪式。英rites;
基础解释
∶文辞上的修饰[coverupone’smistake]∶掩饰;∶指礼节仪式
引证解释
⒈亦作“文飭”。彩饰。《太平御览》卷二七九引作“饰”。引《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飭”汉高诱注:“不文飭也。”⒉引申谓打扮。引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女性总是爱文饰,图表面的堂皇。”⒊文辞修饰。引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周公口语,辞句质朴,大加文饰。”⒋掩饰,遮盖。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於教义……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伪跡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詬辱大臣,荧或圣听。”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文饰这种丑恶的,正是那些山羊式的文人。”
网络解释
文饰基本解释
综合释义
亦作“文飭”。彩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飭”汉高诱注:“不文飭也。”《太平御览》卷二七九引作“饰”。引申谓打扮。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女性总是爱文饰,图表面的堂皇。”文辞修饰。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周公口语,辞句质朴,大加文饰。”掩饰,遮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於教义……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伪跡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詬辱大臣,荧或圣听。”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文饰这种丑恶的,正是那些山羊式的文人。”文饰[wénshì]以纹彩修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掩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文饰[wénshì]掩饰。 【造句】他虽企图文饰过错,反而欲盖弥彰。
网友释义
基本解释1.[rhetoric]∶文辞上的修饰2.[coverup(one’smistake)]∶掩饰;文过饰非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南史·孔范传》文饰之词3.[rites]∶指礼节仪式
汉语大词典
(1).亦作“文饬”。彩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饬”汉高诱注:“不文饬也。”《太平御览》卷二七九引作“饰”。(2).引申谓打扮。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女性总是爱文饰,图表面的堂皇。”(3).文辞修饰。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周公口语,辞句质朴,大加文饰。”掩饰,遮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伪迹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或圣听。”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文饰这种丑恶的,正是那些山羊式的文人。”
国语辞典
以纹彩修饰。文饰[wènshì]⒈以纹彩修饰。引《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⒉掩饰。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辞典修订版
以纹彩修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掩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辞典简编版
掩饰。 【造句】他虽企图文饰过错,反而欲盖弥彰。
其他释义
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文饰造句
1.片中郭富城和谭耀文饰演一对警察搭档,合力侦查一起离奇命案。
2.一切礼节,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动、口是心非的欢迎、出尔反尔的周到而设立的;假设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情势就该一概摈弃。莎士比亚。
3.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莎士比亚。
4.摘要贯穿屈原人格的是自我中心,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突出,有强烈的自我关注倾向;创作上追求标新立异的奇幻诗风;幻想倾向表现出过度补偿和完美主义的心理;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描绘带有文饰自我的特点。
5.所以误解沧浪,正为文饰才薄,将意在言外,认为言中不必有意,将弦外余音,认为弦上无音,将有话不说,认作无话可说。
6.我决不借解释或者遁辞来文饰我的过错。
7.其成之也,始之以规矩绳墨,继之以斧斤锥凿,终之以磋磨文饰
8.很有特点的刀,装具的形制、文饰,刀身上的图案值得研究。
9.孔子喜欢雕琢文饰,善于华丽的言辞,做事把握不住重点,老是在枝枝节节的问题打转,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10.当人灵命遇见危险时,上帝的仆人决不会顾惜自己,却要讲说所交给他传讲的话,而不肯原谅或文饰罪恶。
文饰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