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涪翁
fú wēng

【拼音】:fú wēng

【注音】:ㄈㄨˊㄨㄥ

【结构】:涪(左右结构)翁(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涪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涪翁,古代医家名。2.宋黄庭坚别号。涪翁[fúwēng]⒈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⒉宋黄庭坚别号。
引证解释
⒈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引《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於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於世。”⒉宋黄庭坚别号。引《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山谷謫涪州别驾,因自号涪翁。”宋范成大《万景楼》诗:“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陈三立《由崝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涪翁有同调。”
网络解释
涪翁涪翁,古代医家名。西汉末、东汉初涪县(今绵阳市区)人。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据《后汉书•郭玉传》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即涪江,在今四川省境内),因号涪翁。”治病不论贵贱,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后传针术给程高,程高再传于郭玉,后来郭玉成为东汉时期的一代名医。涪翁所著《针经》、《诊脉法》等,均失传。
综合释义
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於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於世。”宋黄庭坚别号。《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山谷謫涪州别驾,因自号涪翁。”宋范成大《万景楼》诗:“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陈三立《由崝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涪翁有同调。”
汉语大词典
(1).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于世。”(2).宋黄庭坚别号。《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山谷谪涪州别驾,因自号涪翁。”宋范成大《万景楼》诗:“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陈三立《由峥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涪翁有同调。”
其他释义
1.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2.宋黄庭坚别号。
涪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