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上场诗
shàng chǎng shī

【拼音】:shàng chǎng shī

【注音】:ㄕㄤˋㄔㄤˇㄕ

【结构】:上(独体结构)场(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

【简体】:上场诗

【繁体】:上場詩

字义分解
上场诗的解释
词语解释
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上场诗[shàngchǎngshī]⒈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基础解释
上场诗一般指出场诗。
引证解释
⒈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髮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髮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
网络解释
上场诗shàngchǎngshīㄕㄤˋㄔㄤˇㄕㄧ上场诗(上场诗)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综合释义
出场诗首创于元曲杂剧。该剧种许多角色于首出场时,常会自报身份和来历,并由此说明角色个性或重要性,以及角色的个性或特质。多为五言或七言诗对仗的诗,即称为出场诗。又称为定场诗。
汉语大词典
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其他解释
戏剧名词。色上场时,常先念韵辞两句或四句,谓之上场诗。盖渊源于元人杂剧,用以代替引子者。
其他释义
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上场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