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寄恨
jì hèn

【拼音】:jì hèn

【注音】:ㄐ一ˋㄏㄣˋ

【结构】:寄(上下结构)恨(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寄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寄恨[jìhèn]⒈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引证解释
⒈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引唐刘禹锡《伤愚溪》诗引:“柳子殁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復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唐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网络解释
寄恨寄恨是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唐刘禹锡《伤愚溪》诗引:“柳子殁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復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唐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寄恨[jìhèn]
汉语大词典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唐刘禹锡《伤愚溪》诗引:“柳子殁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唐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其他释义
1.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寄恨造句
1.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陈继儒
寄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