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以柔制刚
yǐ róu zhì gāng

【拼音】:yǐ róu zhì gāng

【注音】:一ˇㄖㄡˊㄓˋㄍㄤ

【词性】:成语。

【简体】:以柔制刚

【繁体】:以柔制剛

字义分解
以柔制刚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以柔克刚”。以柔制刚[yǐróuzhìgāng]⒈见“以柔克刚”。
基础解释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比喻避开锋芒,用柔和的手段取胜。
国语辞典
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也作「以柔克刚」。以柔制刚[yǐróuzhìgāng]⒈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也作「以柔克刚」。引《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成语解释以柔制刚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亦作以柔克刚。
其他释义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近反义词
以柔制刚造句
1.这一次,他不再莽撞,而是凭借太极拳义的以弱胜强,以刚破柔,以柔制刚,以动制静,四两拨千斤……再辅以八卦拳等各种拳术,双手互博,与如来肉搏周旋起来……
2.此掌谙循道家自然之法,饱含阴阳之力,任你疾风聚雨,千斤之力,我亦危然不惧,以柔制刚
3.藤原俊雄无尽出击,始终无法摧毁宋尘手臂上的气型光圈,无奈之下,只得拳风陡转,舍弃皇道日照拳,使出了最擅长的大东流合气柔术,欲以柔制刚
4.而周览予却是特例,他棋风绵密细腻,力量和速度并重,善于以柔制刚和弃子争先,全局了然于胸。
5.柳絮剑法适合女子使用,走阴柔一路,讲求以柔制刚
6.以柔制刚,这个太极奥妙胡一丁在大学就已经领略过。
7.周万寿的乌金桨势大力沉,昊儿不能跟他斗力,一定要以柔制刚才行。
8.要以柔制刚,先看这个女人的反应,再见机行事。 
9.按照李西月介绍的要点,他还只能凝其神、柔其意,以柔制刚,静待其入“内鼎”。
10.《道德经原旨》对治人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帝德修养的重要性、爱民之心、执政为公、不骄不争、谦虚逊让、以柔制刚、诚信待人、言行稳重、知人善任、崇俭知足、正己正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
以柔制刚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