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外邪
wài xié

【拼音】:wài xié

【注音】:ㄨㄞˋㄒ一ㄝˊ

【结构】:外(左右结构)邪(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外邪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外邪[wàixié]⒈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⒉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基础解释
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引证解释
⒈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引《淮南子·主术训》:“故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宋储泳《祛疑说》:“由内不自正,故曰外邪。心无所主,故曰客气。”《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⒉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网络解释
外邪外邪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综合释义
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淮南子·主术训》:“故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宋储泳《祛疑说》:“由内不自正,故曰外邪。心无所主,故曰客气。”《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汉语大词典
(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淮南子·主术训》:“故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宋储泳《祛疑说》:“由内不自正,故曰外邪。心无所主,故曰客气。”《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其他释义
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外邪造句
1.大寒节气到,天寒冷至极。阳气要藏好,养生很重要。掌握四时变,抵御外邪侵。认清体虚实,辩证进补药。养好精气神,身强体又壮。平安过大寒,吉祥如意伴。
2.天外邪魔的世界,也被人类攻击的七零八落,高手统统的斩杀殆尽,只剩一些不入流虾兵蟹将,躲进了危机四伏的丛山峻岭之中,苟延残喘。
3.天外邪魔正在天外虎视眈眈,而这些不知就里的人,却还在疯狂的为自己创造利益,殊不知如果让天外邪魔得逞,人类就将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4.随着春分的到来,风热犯肺渐成为春季外邪侵入的多发季节,其症初见为微恶风寒、发热、咽干喉痛、咳嗽、咯痰等,特别推荐葱白淡豆豉葛根汤。
5.如本患长期咳喘、肺肾两虚的肺胀病人,在复感外邪之后,痰热童肺。
6.夏季人出汗多是正常现象,但半夜频频出虚汗就是“盗汗”,显示内热生火、体质阴虚,容易受外邪侵袭易感冒。
7.本病的发病机制为乳汁郁积,肝郁胃热以及感受外邪
8.星球对面的天外邪魔,不失时机地又踏上一脚。
9.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10.“有酒客里热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外邪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